中醫(yī)古籍
  • 千里找根

    拼音注音Qiān Lǐ Zhǎo Gēn別名

    小賴藤(《云南中草藥選》),綠包藤,癩漿包藤(《云南恩茅中草藥選,),克賽麻奈(傣名)。

    出處

    《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防己科植物皺波青牛膽藤莖。秋季采集。

    生境分布

    生于雜木林內(nèi)、路旁及籬笆上。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攀援藤本,高達(dá)20余米。嫩枝圓柱形,黃綠色,老枝褐色或灰色,有顯著凸出的皮孔,砍斷后,很快自切面附近的皮孔生長出不定根數(shù)條,下延至地面。單葉互生,革質(zhì),葉片心形,長5~10厘米,寬3.5~8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有微柔毛,基出脈5~7條,下面突起;葉柄長1.5~5厘米?;▎涡援愔辏恍刍ㄝ嗥?,2列;花瓣6,較小;雄蕊6;蜂花花瓣較小,匙形;假雄蕊6,棒狀;心皮3.果序長7厘米;核果卵圓形,長1.5厘米,徑約1厘米,熱時橙黃色。

    性味

    《云南中草藥選》:"苦,涼。"

    功能主治

    通經(jīng)活血,清熱解毒。治骨折,挫傷,刀傷,痢疾,腹脹,癰癤腫毒。

    ①《云南中草藥選》:"通經(jīng)活血,收口生肌。"

    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驅(qū)蟲。"

    復(fù)方

    ①治骨折,軟組織挫傷,刀傷:鮮千里找根適量。沖絨配方外包,七日換一次。(《云南中草藥選》)

    ②治痢疾,腹膿:千里找根3~5錢。配方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③治癰癤瘡腫,無名腫毒,蛇咬傷:鮮綠包藤適量。搗爛敷。(《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別名鉆之靈、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北魚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 sibi......
  •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曬干,除去雜質(zhì)。性狀本品呈圓柱狀,細(xì)小,長3~4mm,直徑不及1......
  •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骨碎補(bǔ)科半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夏拼音注音Bàn Xià別名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塊莖。夏、秋......
  •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處《韓氏醫(yī)通》來源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劑。性狀本品成長方形塊狀,長約3.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1厘米。質(zhì)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飲片新參》:“苦辛,平。“注意《飲片新參》:“內(nèi)熱煩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