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泡花子

    《全國中草藥匯編》:泡花子拼音注音Pào Huā Zǐ別名

    苦山礬、花香木

    來源

    山礬科黃牛奶樹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樹皮入藥。

    生境分布

    華東、華南至西南。

    性味

    苦、澀,涼。

    功能主治

    散寒清熱。主治傷風(fēng)頭昏,熱邪口燥及感冒身熱等癥。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泡花子拼音注音Pào Huā Zǐ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山礬科植物黃牛奶樹樹皮。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浙江、四川、福建、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

    黃牛奶樹,又名:水冬瓜、花香木。

    常綠喬木或灌木,形態(tài)常多變化。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或紙質(zhì);披針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20厘米,寬約6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有鋸齒,上面平滑、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肋凸出,上疏生白毛;葉柄長約1.5厘米。穗狀花序,腋生,無毛或有短細毛,長為葉柄的2~6倍;苞片和小苞片邊緣有腺點,小苞有粗毛;花萼長約2毫米,無毛,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花冠白色,裂片長約4毫米;雄蕊多數(shù);較花冠為長,花絲基部合生成不顯著的五體雄蕊;子房下位,頂端無毛。核果球形,直徑4~6毫米,頂端縊縮,宿存萼裂片直立?;ㄆ?~5月。

    性味

    性涼,味苦澀,無毒。

    功能主治

    散寒清熱。治傷風(fēng)頭昏、熱邪口燥及感冒身熱。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泡花子拼音注音Pào Huā Zǐ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礬科植物黃牛奶樹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mplocos laurina(Retz.) Wall.Myrtus laurina Retz.]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nèi)淦?,曬干?/p>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村邊石山上、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喬木。小枝無毛,芽被褐色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7-14cm,寬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細小的鋸齒;中脈在葉面凹下,側(cè)脈很細,每邊5-7條。穗狀花序長3-6cm,基部通常分枝,花序軸通常被柔毛,在結(jié)果時毛漸脫落;苞片和小苞片外面均被柔毛,邊緣有腺點,苞片闊卵形,長約2mm,小苞片長約1mm;花萼長約2mm,無毛,裂片半圓形,短于萼筒;花冠白色,長約4mm,5深裂幾達基部;雄蕊約30,花絲長3-5mm,基部稍合生;花枝粗壯,子房3室,花盤環(huán)狀,無毛。核果球形,直徑4-6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ㄆ?-12月,果期翌年3-6月。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主感冒身熱;頭昏口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穿破石拼音注音Chuān Pò Shí別名葨芝、金蟬退殼、黃龍退殼、牽牛入石、金腰帶、黃蛇根、山荔枝、千重皮來源??畦蠈僦参飿?gòu)棘Cudrania cochin 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
  • 別名大托葉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來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廣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強筋壯骨。治風(fēng)濕腰痛。用法用量3~5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別名川腸草、屎瓜秧、甜瓜秧來源葫蘆科穿腸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功能主治祛火敗毒。主治痔瘡腫毒,漏瘡生管,臟毒滯熱,流水刺癢。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Qiào Huā別名獨竹草、納鬧紅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
  • 《中藥大辭典》:穿魚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別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