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奶漿柴胡

    《中藥大辭典》:奶漿柴胡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Chái Hú別名

    竹葉青、岔子菜,小粘連(《云南中草藥》),瘦地草、細防風(《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出處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菊科植物奶漿柴胡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叢中或松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宿根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全體折斷后有白色乳汁流出。根條狀,粗長,入土很深,長達60厘米。數(shù)莖叢生,具有棱線,并被棕色長粗毛。單葉互生,倒披針形以至線狀倒披針形,長5~7厘米,寬0.5~1厘米,先端漸尖以至長漸尖,基部狹楔形,下延成短柄;葉緣疏生刺齒。頭狀花序排為2歧聚傘狀傘房花序;總苞鐘狀,苞片2列,線形,外短內(nèi)長;花全部舌狀,花冠黃色,瘦果細柱形,深棕色,有細棱線,具豐富白色冠毛。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消炎解毒。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方

    治感冒:奶漿柴胡、野藿香、大麻疙店。水煎服。(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奶漿柴胡拼音注音Nǎi Jiānɡ Chái Hú別名

    竹葉青、岔子菜、小粘連、細防風

    英文名Phoen Hawksbeard出處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炙科植物竹葉萬丈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epis phoenix Dun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

    竹葉萬丈深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條狀,長可達60cm。莖叢生,直立,有棱線,被棕色長粗毛。單葉互生;葉片倒披針形以至條狀披針形,長3.5-6.5cm,寬約7mm,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狹楔形,下處成短柄,邊緣疏生刺齒并有束毛,上面有粗毛,下面疏生刺毛,尤以中脈上較多。頭狀花序排列為二岐聚傘狀傘房花序;總苞鐘狀;總苞片2層,條形,外短內(nèi)長;全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瘦果細柱形,深棕色,有細棱線;冠毛豐富,白色?;ㄆ谙募?。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消炎解毒。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英文名Low Grass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蕨類植物圖譜》。來源藥材基源:為書帶蕨科植物矮葉書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taria modesta Hand.-Mazz.[V.na......
  • 拼音注音ǎi Dì Chá別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葉底珠英文名Japanese Ardisia Herb來源為紫金??浦参镒辖鹋rdisia japonica (Hornst.) B1.的全株。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拼音注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別名木質(zhì)山海螺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小葉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W.Smith]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根,洗凈,切片,......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別名楊梅(《云南中草藥》)。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楊梅科植物矮楊梅的根皮、莖皮或果實。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果實:夏季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2米。......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別名楊梅果、滇楊梅、酸楊梅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儲藏:夏季果實將成熟時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