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蜢臂蘭

    拼音注音Měnɡ Bì Lán別名

    雞腿蓮、過天涯、落山腳、山檳榔、上石蝦、石壁風(fēng)、老虎牙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半柱毛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E.goldschmidtiana Schltr.;E.septemlamellaHayata]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蒸后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樹上或林下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貴州。

    原形態(tài)

    半柱毛蘭,附生植物,高20cm以上。全株無毛。假鱗莖近聚生,卵形或長圓形,長2-6cm,粗1-3cm,基部被鞘狀葉。頂生葉2枚,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漸狹為柄。花葶單一,側(cè)生于假鱗莖頂端,高度短于葉?;勘磺剩豢偁罨ㄐ螯c(diǎn)垂;苞片極小;花黃綠色,唇瓣淺白色帶紫色斑點(diǎn);中萼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cm,寬2mm,先端漸尖;側(cè)萼片鐮狀三角形,寬于中萼片;萼囊短、鈍;花瓣狹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寬1.2mm;唇瓣3裂,長7mm,側(cè)裂片半圓形,寬約2mm,中裂片卵狀三角形,長于側(cè)裂片,唇盤上表面從基部至中裂片先端縱貫三條褶片。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生津止渴。主熱病傷津;煩渴;盜汗;肺結(jié)核;瘰疬;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柳別名蘇蓋提[維名]來源楊柳科白柳Salix alba L.,以葉、芽、根入藥。生境分布新疆、甘肅、青海。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濕熱,祛風(fēng)濕。主治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腎炎,瘡癤。用白柳葉浸膏(每......
  • 拼音注音Bái Lì別名栗子樹、白紫蒲樹來源殼斗科白櫟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實(shí)的蟲癭入藥。生境分布長江以南及華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大人疝氣,急性結(jié)膜炎。用法用量5~7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中藥大辭典》:白櫟蔀拼音注音Bái Lì Bù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殼斗科植物白櫟果實(shí)上帶有蟲癭的總苞。生境分布生于丘陵的山坡、林中。分布長江流域及華南各省。原形態(tài)白櫟,又名:金剛櫟,白反櫟、栭櫟、柞子柴、白斗、櫪柴、白柴蒲樹。落......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桂拼音注音Bái Guì別名三股筋、滇新樟來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樹皮、葉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澀、辛,平。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主治感冒,月經(jīng)不調(diào),寒性胃痛,腹脹......
  • 拼音注音Bái Guì Mù Gēn別名將軍樹根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nitidus Trec.subsp.ling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