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敷臍療法,簡稱臍療,即將藥物至于臍部,上面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通過臍部的藥物滲透,達到祛病除邪、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臍,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臍朝百脈,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都有著密切的聯系。臍療可使藥物通過四通八達的經絡,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內外,從而產生治療作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頭面五官、胸腹四肢、五臟六腑,虛實寒熱諸證均可采用。由于小兒肌膚嬌嫩,藥物易透皮吸收,所以臍療尤適于小兒。小兒常見病如厭食、腹瀉、便秘、遺尿、夜啼、驚風、流涎、多汗等等,都可以采用敷臍療法療。當然,臍療也有注意事項,如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加強護理避免抓撓,防止敷藥脫落;小兒皮膚嬌嫩,敷藥時間不宜過長,宜遵醫(yī)囑而用之?,F介紹幾則小兒病的臍療驗方,以供選用。
新生兒臍炎:取云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凈,然后將云南白藥敷在患兒臍部,蓋上紗布,再用繃帶包扎好,隔日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黃連、吳茱萸、丁香、肉桂、蒼術等量研末,適量填臍,并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次。
功能性遺尿:取鮮蔥白10段(兩寸長)與硫黃12克,搗爛成餅狀,在小兒睡前將藥餅敷于肚臍中,紗布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
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干后研成細末備用。每次取生大黃粉末10克,以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于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并用膠布固定好,然后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10分鐘。每天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厭食: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炒萊菔子6克,雞內金(炒)5克,共研細粉。上藥加淀粉適量,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于臍上,再用繃帶固定,翌晨取下。每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不愈者,間隔一周,再行第二療程。
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藥末,用溫水調成面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蓋上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于翌晨將藥餅除掉。每日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流涎:取益智仁9克,車前子6克,甘草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時將適量藥末用少許食醋調成稀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敷藥期間可間斷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每天換藥一次。
小兒夜啼:取朱砂、琥珀各20克,吳茱萸10克,各研為末,裝瓶備用,用時先將藥粉和勻,納入臍中,外用膠布固定。24~48小時換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小兒口瘡:取細辛3克,丁香、肉桂各2克,吳茱萸3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填臍,再以艾條灸之。每日一次,重者兩次。(祝建材)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敷臍療法,簡稱臍療,即將藥物至于臍部,上面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通過臍部的藥物滲透,達到祛病除邪、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臍,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臍朝百脈,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都有著密切的聯系。臍療可使藥物通過四通八達的經絡,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內外,從而產生治療作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頭面五官、胸腹四肢、五臟六腑,虛實寒熱諸證均可采用。由于小兒肌膚嬌嫩,藥物易透皮吸收,所以臍療尤適于小兒。小兒常見病如厭食、腹瀉、便秘、遺尿、夜啼、驚風、流涎、多汗等等,都可以采用敷臍療法療。當然,臍療也有注意事項,如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加強護理避免抓撓,防止敷藥脫落;小兒皮膚嬌嫩,敷藥時間不宜過長,宜遵醫(yī)囑而用之?,F介紹幾則小兒病的臍療驗方,以供選用。
新生兒臍炎:取云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凈,然后將云南白藥敷在患兒臍部,蓋上紗布,再用繃帶包扎好,隔日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黃連、吳茱萸、丁香、肉桂、蒼術等量研末,適量填臍,并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次。
功能性遺尿:取鮮蔥白10段(兩寸長)與硫黃12克,搗爛成餅狀,在小兒睡前將藥餅敷于肚臍中,紗布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
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干后研成細末備用。每次取生大黃粉末10克,以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于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并用膠布固定好,然后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10分鐘。每天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厭食: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炒萊菔子6克,雞內金(炒)5克,共研細粉。上藥加淀粉適量,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于臍上,再用繃帶固定,翌晨取下。每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不愈者,間隔一周,再行第二療程。
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藥末,用溫水調成面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蓋上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于翌晨將藥餅除掉。每日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流涎:取益智仁9克,車前子6克,甘草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時將適量藥末用少許食醋調成稀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敷藥期間可間斷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每天換藥一次。
小兒夜啼:取朱砂、琥珀各20克,吳茱萸10克,各研為末,裝瓶備用,用時先將藥粉和勻,納入臍中,外用膠布固定。24~48小時換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小兒口瘡:取細辛3克,丁香、肉桂各2克,吳茱萸3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填臍,再以艾條灸之。每日一次,重者兩次。(祝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