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別名

    大巴爾生、馬二桿、笆茅

    來源

    禾本科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以花序、根狀莖、氣筍子(幼莖內有寄生蟲者)入藥。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花序:活血通經。主治月經不調,半身不遂。

    根狀莖:利尿,止渴。主治小便不利,熱病口渴。

    氣筍子:調氣、補腎、生津。主治妊娠嘔吐,精枯陽萎。

    用法用量

    花序1~2兩;根狀莖2~3兩;氣筍子5~7個。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鴨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別名鶩肉(《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肉。生境分布我國大部地區(qū)有飼養(yǎng)。原形態(tài)家鴨(陶弘景),又名:鶩(《周禮》),舒鳧(《爾雅》),家鳧(《綱目》)。家禽。嘴長而扁平。......
  • 《中藥大辭典》:白鵝膏拼音注音Bái é Gāo別名白鵝脂(《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脂肪。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瘜W成分鵝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擱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參見“鵝肉“條。性味甘,涼。①《開寶......
  • 《中藥大辭典》:白鷴拼音注音Bái Xián別名鵯雉(《爾雅》),白鵯、白雉(《爾雅》郭璞注),越禽(《動物學大辭典》),銀雞(《脊椎動物分類學》),銀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圖經》來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生境分布多見于山地......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鶴靈芝拼音注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別名癬草來源爵床科白鶴靈芝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Lindau (R. communis Nees),以枝或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
  • 拼音注音Bái Hè J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東方栓菌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