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密馬

    《中藥大辭典》:密馬拼音注音Mì Mǎ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陰濕處。分布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

    半灌木,高30~60厘米。莖粗,稍有分枝,被毛。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5~7枚,少為9枚,小葉片線矩形,長6~12厘米,寬1~2厘米,先端狹尖,基部渾圓,上面中脈及基部邊緣被毛,下面脈上密被毛??偁罨ㄐ蝽斏?,長圓筒形,長15~130厘米;苞片棕黃色,鱗片狀,上部的長披針形,長約25毫米,被長毛,脫落;花梗長5~6毫米,每2枚靠攏在一起,被毛;花萼淺杯形,5深裂。被長毛,上部2片披針形,下部3片線形;花冠蝶形,紫藍(lán)色,旗瓣長6~8毫米,圓形,基部具短爪,翼瓣長4~7毫米,耳形,基部有短耳,龍骨瓣與翼瓣等長,彎曲;雄蕊10,2體;雌蕊1,子房幾無柄,花柱彎曲。莢果銀鉛色,3~5節(jié),長約5毫米?;ㄆ?0月前后。

    性味

    味甘,性溫平,無毒。

    功能主治

    平肝補(bǔ)胃。治頭暈心煩。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錢。

    復(fù)方

    ①治頭暈,心煩:密馬五錢,煎水服。

    ②治飲食不振:密馬二錢,八爪金龍一錢。煎水服(燉肉吃尤好),日服二次。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密馬拼音注音Mì Mǎ別名

    美花貍尾豆、貓尾風(fēng)、狐貍尾、退蛆草。

    英文名Root of Beautifulflower Uraria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raria picta (Jacq.)Desv. [Hedysarum pictum Jacq.]

    采收和儲藏:6-10月采收枝葉,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腳、路旁、山坡、曠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美花兔尾草 多年生半灌木,高30-60cm。莖枝粗,稍有分枝,被白色短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5-7,葉片線狀披外形,長6-12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渾圓,兩面中脈被毛,下面較密??偁罨ㄐ蝽斏L圓筒狀,長15-30cm,直徑約4cm;花密集;苞片棕黃色,披針形,長約2.5cm,密生長柔毛,脫落;萼淺杯狀,萼齒5,狹披針形,上面2齒較短,密生白色長毛,毛的基部膨大,下面3齒線形,長為上部2齒的2倍,花冠藍(lán)紫色,稍長于萼,旗瓣圓形,長約6-8mm,基部具短爪,翼瓣耳形,較短,龍骨瓣與翼瓣等長,彎曲;雄蕊二體;子房無柄,花柱彎曲。莢果銀灰色,3-5節(jié),長約5mm,無毛,每節(jié)有種子1顆。種子腎形,黃色,長約2mm。花期10月,果期12月。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散寒除濕。主感冒發(fā)熱;肌肉酸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

    復(fù)方

    ①治頭暈、心煩: 密馬五錢,煎水服。②治飲食不振: 密馬二錢,八爪金龍一錢。煎水服(燉肉吃尤好),日服二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柴胡拼音注音Chái Hú英文名RADIX BUPLEURI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狀不同,......
  • 拼音注音Chái Hú Yè Liàn Jiá Dòu英文名Bupleurum-leaf Alysicarpu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柴胡葉鏈莢豆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ysicarpus bupl......
  • 拼音注音Chēnɡ Rǔ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檉柳科植物檉柳、檜檉柳或多枝檉柳的樹脂。功能主治合質(zhì)汗藥,治金瘡。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檉柳拼音注音Chēnɡ Liǔ別名檉(《詩經(jīng)》),河柳(《毛詩傳》),殷檉(《爾稚》鄭玄注),雨師(陸璣《詩疏》),赤楊(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輔舊事》),赤檉(《日華子本草》),三春柳(《開寶本草》),春柳(《本草圖......
  • 拼音注音Chēnɡ Liǔ Huā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檉柳科植物檉柳、檜檉柳或多枝檉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風(fēng),又清熱毒,發(fā)麻疹。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