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唐本草》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
形態(tài)詳"鹿茸"條。
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瘺,心腹痛。"
②《本草蒙筌》:"理鼠瘺,攻瘡毒,水磨濕涂。"
出自《唐本草》
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殺鹿后將牙齒連同上、下頜骨一起卸下,清水煮爛肉,拔下牙齒,洗凈干燥。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緣。
2.棲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
2.分布于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
1.梅花鹿,體長約1.5m左右,體重100kg左右??粝孪倜黠@,耳大直立,頸細長。四肢細長,后肢外側踝關節(jié)下有褐色足跡腺,主蹄狹小,側蹄小。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長全時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與眉叉較遠,主干末端再分兩小枝。梅花鹿冬毛檢疫站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毛短,毛尖沙黃色。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側同體色,內側色稍淡。夏毛薄,無絨毛,紅棕色,白斑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排列成縱行,有黑色的背中線。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較體色為淺。
2.馬鹿,體形較大,體長2m,體重超過200kg。肩高約1m,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體長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幾與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內彎,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頜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夏毛較短,沒有絨毛,呈赤褐色。
性狀鑒別,分為切齒、犬齒和臼齒3種,每齒又分齒冠、齒頸、齒根3部分。而齒又由齒質、釉質和基質組成齒質黃白色,堅硬。釉質青白色稍透明,甚堅硬,基質似骨質,襯復齒根部并填充在釉質縫中。臼齒磨面有釉質和皺褶,形成新月型的陷凹和隆起。其中前臼齒呈卵圓形,齒舌面有1縱溝,臼齒呈不正四角形,有2個縱溝。每臼齒均有3個齒根。質堅硬,氣微,味微咸。
心;肝經
味咸;性平
散結解毒止痛。主鼠瘺瘡毒
外用:適量,水磨涂。
1.《唐本草》:主留血,鼠瘺,,心愎痛。
2.《本草蒙筌》:理鼠疹,攻瘡毒,水磨濕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唐本草》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
原形態(tài)形態(tài)詳"鹿茸"條。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瘺,心腹痛。"
②《本草蒙筌》:"理鼠瘺,攻瘡毒,水磨濕涂。"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鹿齒拼音注音Lù Chǐ英文名Deer teeth出處出自《唐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牙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殺鹿后將牙齒連同上、下頜骨一起卸下,清水煮爛肉,拔下牙齒,洗凈干燥。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緣。
2.棲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
2.分布于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
原形態(tài)1.梅花鹿,體長約1.5m左右,體重100kg左右??粝孪倜黠@,耳大直立,頸細長。四肢細長,后肢外側踝關節(jié)下有褐色足跡腺,主蹄狹小,側蹄小。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長全時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與眉叉較遠,主干末端再分兩小枝。梅花鹿冬毛檢疫站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毛短,毛尖沙黃色。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側同體色,內側色稍淡。夏毛薄,無絨毛,紅棕色,白斑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排列成縱行,有黑色的背中線。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較體色為淺。
2.馬鹿,體形較大,體長2m,體重超過200kg。肩高約1m,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體長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幾與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內彎,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頜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夏毛較短,沒有絨毛,呈赤褐色。
性狀性狀鑒別,分為切齒、犬齒和臼齒3種,每齒又分齒冠、齒頸、齒根3部分。而齒又由齒質、釉質和基質組成齒質黃白色,堅硬。釉質青白色稍透明,甚堅硬,基質似骨質,襯復齒根部并填充在釉質縫中。臼齒磨面有釉質和皺褶,形成新月型的陷凹和隆起。其中前臼齒呈卵圓形,齒舌面有1縱溝,臼齒呈不正四角形,有2個縱溝。每臼齒均有3個齒根。質堅硬,氣微,味微咸。
歸經心;肝經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散結解毒止痛。主鼠瘺瘡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水磨涂。
各家論述1.《唐本草》:主留血,鼠瘺,,心愎痛。
2.《本草蒙筌》:理鼠疹,攻瘡毒,水磨濕涂。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