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菱葉山螞蝗

    《中藥大辭典》:菱葉山螞蝗拼音注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別名

    小粘子草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圓菱葉山螞蝗根、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或草坡中。分布江蘇、山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臺灣、貴州、甘肅、陜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小灌木,高約1米。莖有棱,疏被伸展的短柔毛.葉互生,有小葉3枚;兩側葉較??;頂端者圓狀菱形,長4~7厘米,寬3.5~6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闊楔形,全緣,兩面均有散生的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ㄐ蝽斏叱蓤A錐狀,長達30厘米,腋生者成總狀;花紫紅色;萼小,鐘狀,淺裂;雌蕊線形,無毛。莢果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被帶鉤的小毛,節(jié)深裂達腹縫線?;ㄆ?~9月。

    性味

    苦,溫。

    功能主治

    發(fā)表散寒,止血。

    復方

    ①治感冒:小粘子草根、山蘇麻、虎掌草根(溪畔銀蓮花)各三錢。煎水服。

    ②治咳嗽:小粘子草根五錢。煨水服。

    ③治刀傷:小粘子草葉搗絨。敷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菱葉山螞蝗拼音注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別名

    小粘子草。

    英文名Common Podocarpium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長柄山螞蝗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docar pium podocarpum (DC.)Yang et P.Huang [Desmodium podocar pum D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草坡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長柄山螞蝗 小灌木,高50-100cm。莖有棱,疏被伸展的短柔毛。葉互生;托葉線狀披錢形;三出復葉,頂生小葉圓狀菱形,長4-7cm,寬3.6-6cm,先端驟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兩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ㄐ蝽斏叱蓤A錐狀,腋生者成總狀;長達30cm,果時增長可達40cm;花梗長約2.5mm,果時增長至5mm;花紫紅色,長約4mm;花萼長1.5-2mm,疏被柔毛,萼齒短;雄蕊10,單體。莢果長約16mm,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被鉤狀小毛;節(jié)深裂達腹縫線,上部截形,基部楔形,長約6mm,寬約3.5mm;果柄長約5?;ㄆ?-8月,果期8-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小葉多脫落,皺縮,完整的葉為三出復葉,頂端小葉大,圓狀菱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闊楔形,全緣,長4-7cm,寬3.5-6cm,表面枯綠色,幾無毛。兩側小葉較小,斜卵形。質脆易碎。氣微。

    歸經

    脾;肝經

    性味

    苦;溫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止咳;止血。主風寒感冒;咳嗽;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復方

    ①治感冒:小粘子草根、山蘇麻、虎掌草根(溪畔銀蓮花)各三錢。煎水服。②治咳嗽: 小粘子草根五錢。煨水服。③治刀傷:小粘子草葉搗絨。敷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ǐ Guǎn Rónɡ別名筆管樹、漆娘舅、鳥榕、雀榕來源桑科筆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漆瘡,鵝兒瘡、乳腺炎。用法用......
  • 《全國中草藥匯編》:筆羅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別名野枇杷、粗糠柴來源清風藤科筆羅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藥。生境分布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解毒,利水,消腫。主......
  • 拼音注音Bì Zǐ Sān Jiān Shān來源藥材基源: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種子和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采收和儲藏:枝葉全年均可采;種子在秋季成熟時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全國中草藥匯編》:篦子舒筋草拼音注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別名牛肋巴、舒筋草來源蕨類蹄蓋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舒筋......
  • 拼音注音Bì Zǐ Cǎo別名舒筋草、小牛肋巴來源藥材基源: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采收和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