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昆明水金鳳

    拼音注音Kūn Mínɡ Shuǐ Jīn Fènɡ別名

    水金鳳、黃鳳仙、鳳仙花、濕鳳仙

    出處

    本品始載于《滇南本草》,以水金鳳為名?!吨参锩麑崍D考》水草類"水金風"條載:"生云南水澤畔。葉、莖俱似鳳仙花,色深綠。"又載:"夏、秋時葉梢生細枝,一枝數(shù)花,亦似鳳仙,而有紫、黃數(shù)種,尤耐久。"按其文及圖,與今之滇水金鳳一致。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滇水金鳳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mpetiens uliginosa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山野溪邊等處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滇水金鳳,一年生草本,高約35-70cm。莖淡綠色,密生細紅點。葉互生;葉柄基部有淡紅色托葉狀的疣狀腺體2枚;葉片膜質(zhì),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5-3cm,先端長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齒端有疣狀刺,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有時紅色??偁罨ㄐ蛞干偦ü6逃谌~,具3-5朵花;花淡紫色,徑約2.2cm;萼片2,淡紫色,斜卵圓形,長不超過5mm,旗瓣近圓形,背面中肋有龍骨狀突起,翼瓣2裂,唇瓣囊狀,具紫紅色條紋及小點,基部延長成略彎的距;雄蕊5,花絲扁;雌蕊1,花柱短。蒴果肉質(zhì),圓柱形,兩端尖?;ㄆ谙那镩g。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味辛;微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除濕;活血解毒。主風濕熱痹;跌打損傷;閉經(jīng);痛經(jīng);噎膈;陰囊濕疹;疥癩瘡癬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川腸草、屎瓜秧、甜瓜秧來源葫蘆科穿腸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功能主治祛火敗毒。主治痔瘡腫毒,漏瘡生管,臟毒滯熱,流水刺癢。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Qiào Huā別名獨竹草、納鬧紅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
  • 《中藥大辭典》:穿魚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別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原......
  • 來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乳癰初起,疔疽腫痛。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
  •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別名肺筋草、石上柏、鳳尾草、鴨頭草、銀肺筋草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吨袊幱脛游镏尽罚簯猛诤}?。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粗葉卷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