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企頭簕、雄虎刺
鼠李科銅錢樹屬植物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葉入藥。根全年可采;夏秋采葉,曬干。
苦,平。
祛風(fēng),止痛,解毒。
根:用于感冒發(fā)熱,胃痛。
葉:外用治皰癰腫毒。
根0.5~1兩;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的刺、花及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Aubletia ramosissima Lour.Zizyphus ramosissima (Lour.)Spreng.]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曠野,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馬甲子 灌木,高達(dá)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9mm,被毛,基部有2個(gè)紫紅色針刺,長0.4-7cm;葉片紙質(zhì),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圓形,長3-7cm,寬2-5cm,先端純或圓,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光澤,兩面沿脈被棕褐色短柔毛或無毛,基出脈3條?;▋尚?,聚傘花序腋中,被黃色絨毛,花小,直徑6mm,黃綠色;萼片5,三角形,長2mm;花瓣5,匙形,短于萼片;雄蕊5,與花瓣等長或略長于花瓣;花盤圓形,邊緣5或10齒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頭球形。核果林狀,被黃褐色或棕褐色絨毛,周圍具木栓質(zhì)3淺裂的窄翅,直徑1-1.7cm,長7-8mm。種子紫紅色或紅褐色,扁圓形?;ㄆ?-8月,果期9-10月。
苦;平
清熱解毒。主疔瘡癰腫;無名腫毒;下肢潰瘍;眼目赤痛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企頭簕、雄虎刺
來源鼠李科銅錢樹屬植物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Poir.以根、葉入藥。根全年可采;夏秋采葉,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止痛,解毒。
根:用于感冒發(fā)熱,胃痛。
葉:外用治皰癰腫毒。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鐵籬笆拼音注音Tiě Lí Bɑ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的刺、花及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Aubletia ramosissima Lour.Zizyphus ramosissima (Lour.)Spreng.]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曠野,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馬甲子 灌木,高達(dá)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9mm,被毛,基部有2個(gè)紫紅色針刺,長0.4-7cm;葉片紙質(zhì),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圓形,長3-7cm,寬2-5cm,先端純或圓,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光澤,兩面沿脈被棕褐色短柔毛或無毛,基出脈3條?;▋尚?,聚傘花序腋中,被黃色絨毛,花小,直徑6mm,黃綠色;萼片5,三角形,長2mm;花瓣5,匙形,短于萼片;雄蕊5,與花瓣等長或略長于花瓣;花盤圓形,邊緣5或10齒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頭球形。核果林狀,被黃褐色或棕褐色絨毛,周圍具木栓質(zhì)3淺裂的窄翅,直徑1-1.7cm,長7-8mm。種子紫紅色或紅褐色,扁圓形?;ㄆ?-8月,果期9-10月。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疔瘡癰腫;無名腫毒;下肢潰瘍;眼目赤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