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江西金錢草

    拼音注音Jiānɡ Xī Jīn Qián Cǎo別名

    南昌金錢草(《中藥通報》),滿天星、野芹菜、破銅錢、小金錢(《江西中藥》)。

    出處

    《中藥通報》51:20,1959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全草。4~6月采。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草地、溝邊、湖灘較濕潤之處。分布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產(chǎn)于江西。

    原形態(tài)

    白毛天胡荽,又名:梅花藻葉天胡荽。

    多年生草本。莖細(xì)長而匍匐,莖節(jié)處生根及葉。葉互生,質(zhì)薄,葉片腎圓形成圓心臟形,徑1~1.5厘米,3~5掌狀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呈楔形或倒三角形,側(cè)裂片間有一側(cè)或兩側(cè)儀裂達基部1/3處,邊緣具鈍齒,上面無毛,下面及葉柄頂端疏具白色毛茸;葉柄纖弱,長1~5厘米;托葉2,小,圓形或卵圓形,邊緣有齒牙,下面有毛茸。傘形花序腋生;總花梗細(xì)長,具毛茸;花細(xì)小而密集,花柄短;花瓣5,白綠色,有淡紅紫暈;雄蕊5;子房下位。雙懸果長不及1毫米,心皮每側(cè)有一背棱,表面具疣狀突起?;ㄆ谙募?。

    性狀

    干燥全草多纏結(jié)成團,根生于莖節(jié),甚纖細(xì),黃棕色,常卷縮彎曲。莖細(xì)而扭曲,表面有細(xì)縱紋,徑約0.1厘米,黃棕色至棕色,易折斷,斷面淡黃色,可見棕色點狀的維管束。葉卷縮成團,蒼綠色或焦黃色,展開后,下面可見稀白毛。有時見集成小球團狀的花果。氣微香,味淡微辛。

    性味

    《江西中藥》:"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

    治砂淋,黃疸,肝炎,腎炎,肝火頭痛,火眼。

    ①《中藥通報》:"治腎臟炎,腎結(jié)石。"

    ②《江西中藥》:"利濕熱。用于砂淋有著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熬膏。

    臨床應(yīng)用

    ①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第1天取滿天星1兩煎服,第2天起加老鴉草(酢漿草)1兩煎服,每日1劑,連服半月。治療5例,均有一定療效?;蛞詽M天星干草2兩(小兒減半)煎服,每日1劑,10天為一療程。并常規(guī)配合保肝療法,治療60例,痊愈15例,顯效25例,好轉(zhuǎn)20例。

    ②治療百日咳

    取滿天星鮮草1兩煎服,每日1劑(嬰兒減半)。治療10例,顯效7例,有效2例,無效1例。

    備注

    原種植物天胡荽在江西與本品同等入藥。詳"天胡荽"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粱米拼音注音Bái Liánɡ Mǐ出處《別錄》來源為植物白粱的種仁。原形態(tài)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植物形態(tài)詳“粟米“條。性味《別錄》:“甘,微寒,無毒。“功能主治和中,益氣,除熱。治胃虛嘔吐,煩渴。①《別錄》:“除熱,益......
  • 拼音注音Bái Zǐ Cǎo別名黑陽參、狗舌草、牛舌頭菜來源紫草科長蕊斑種草屬植物長蕊斑種草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以根入藥。夏秋采集,切片曬干。性味苦、微甘,涼。功能主治清熱養(yǎng)陰,......
  • 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ǔ別名紅藤、山烏龜、一滴血。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白線薯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橫切或縱切成片,曬干。生......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線蛇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é別名黃脊游蛇、白脊蛇、黃脊蛇、白蛇來源有鱗目游蛇科黃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rs),以去內(nèi)臟全體入藥。生境分布東北。功能主治袪風(fēng)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麻木不......
  • 拼音注音Bái Xì Xīn別名貝茜花(《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xué)》)。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單葉升麻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陰處。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長達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