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線蛇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線蛇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é別名

    黃脊游蛇、白脊蛇、黃脊蛇、白蛇

    來源

    有鱗目游蛇科黃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rs),以去內(nèi)臟全體入藥。

    生境分布

    東北。

    功能主治

    袪風(fēng)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

    白線蛇1條,白酒1斤,置瓶內(nèi),浸一月,制成藥酒服,每飲1盅,每日2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白線蛇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é別名

    白脊蛇、黃脊蛇。

    出處

    《東北動物藥》

    來源

    為游蛇科動物黃脊游蛇全體。夏、秋季捕捉,去內(nèi)臟,曬干。

    生境分布

    ?;顒佑谙鞲浇袝r也見于較干燥地區(qū),多以蜥蝎或蛙類為食。無毒。分布東北及華北各地。

    原形態(tài)

    體長約80厘米。體背呈綠褐色;有一條明顯的黃白色縱走帶;自頭部額鱗的前端起直達(dá)尾端。上唇鱗8片,偶為7片或9片;眼前鱗2片,偶為1片;服后鱗2片;前顳鱗2片;后顳鱗3片或2片。體鱗光滑。頸部及體中部17行,肛前15行。腹鱗雄者186~194,雌者202~206;尾下鱗90~99。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濕。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麻木不仁。

    復(fù)方

    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麻木不仁:白線蛇一條,白酒一斤。置瓶內(nèi),浸一月即成,每次飲一盅,日服二次。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線蛇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é別名

    白脊蛇、黃脊蛇

    英文名white line Snake出處

    出自《東北動物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游蛇科動物黃脊游蛇除去的內(nèi)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luber spinalis(Peters)

    采收和儲藏:春至秋季捕捉,捕后迅速處死,除去內(nèi)臟,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山麓或河床等開闊地,河流附近、旱地、林區(qū)都可發(fā)現(xiàn)。以蜥蜴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

    黃脊游蛇,體較細(xì)長,全長80cm左右。背面絳紅色,背脊正中有1條鑲黑邊的鮮明黃色縱線,其端起自額鱗,后端通達(dá)尾末,體側(cè)由于鱗片邊緣黑色,綴成幾條深色縱線或點(diǎn)線,腹面淡黃色??羟镑[1,有一較小的眶前下鱗,眶后鱗2(1);顳鱗2+2(3),上唇鱗多為3-2-3式。背鱗17-17-15行,體鱗平滑,頸部及體中部17行,肛前15行;腹鱗雄者186-194,雌者202-206;肛鱗2分,尾下鱗83-79對。

    歸經(jīng)

    脾;肝經(jīng)

    性味

    味甘;咸;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通經(jīng)止痛。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肌膚麻木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浸酒,20-40ml。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側(cè)耳別名北風(fēng)菌、蠔菌、雜蘑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側(cè)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實(shí)體入藥。生境分布生闊葉樹的樹干上。分布于河北、山西、云南。藥理作用菌絲體......
  • 《全國中草藥匯編》:催乳藤別名奶汁藤來源蘿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催乳藤拼音注音Cuī Rǔ......
  • 拼音注音Cuī Chǎn Cǎo別名牛尾草、六角草、細(xì)穗石松、樹靈芝來源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L.)Holub.[Lycopodium phlegmaria......
  • 來源蘿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種子入藥。生境分布臺灣、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劑有催吐作用。種子抽提物對心臟有類似“羊角拗”的強(qiáng)心作用。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來源夾竹桃科催吐蘿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莖皮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堿,治高血壓;并可提制嘔吐、下瀉藥物。莖皮:可治高熱,消化不良,疥癬。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