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石耳

    拼音注音Hēi Shí ěr別名

    白石耳、石耳子、巖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體。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n miniatius L.]

    采收和儲(chǔ)藏:四季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較濕潤處的河岸溪溝旁的巖石表面,尤以石灰?guī)r為普遍。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江西、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皮果衣 地衣體葉狀,厚0.45-0.5mm,不規(guī)則圓形,直徑2-4cm。背面呈灰褐色、污灰色,表面有粉霜狀物覆蓋。腹面呈深褐色、黑褐色,具成簇著生的假根與基質(zhì)相貼結(jié)。被子器埋于背面的表層下,圓球形,直徑0.3mm,突起的孔口呈小點(diǎn)狀,周圍的菌絲層暗褐色。孢子長圓形,無色,1室,(14-17)μm×(6-9)μm。

    性狀

    性狀鑒別 地衣體呈葉狀,不規(guī)則圓形,直徑2-4cm。表面灰白色;里面黃褐色,有簇生的假根與基質(zhì)相貼結(jié)。氣微,味淡。

    化學(xué)成分

    地衣體含D-甘露-D-庚七醇(D-volemitol),多糖等。

    藥理作用

    黑石耳對麻醉與清醒動(dòng)物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研究表明,多糖為其降壓有效成分。

    歸經(jīng)

    胃經(jīng)

    性味

    淡;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消食;利水;降壓。主消化不良;腹脹;痢疾;疳積;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萆薢拼音注音Bái Bì Xiè別名刺萆薢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鐵葉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清熱利尿......
  • 《中藥大辭典》:白蒿拼音注音Bái Hāo別名蘩(《詩經(jīng)》),皤蒿(《毛詩傳》),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傳》),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開寶本草》)。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生境分布生長河邊、草地、荒地。分布東北......
  • 拼音注音Bái Hāo Huā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采收和儲(chǔ)藏:6-8月采收,鮮用或晾干。原形態(tài)大籽蒿 一二年生草本,高50-1......
  • 拼音注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白藍(lán)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elphinium albocoeruleum Maxim.......
  • 《中國藥典》:白蘞拼音注音Bái Liǎn別名山地瓜、野紅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英文名RADIX AMPELOPSIS來源本品為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的干燥塊根。春、秋二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