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柚葉

    《中藥大辭典》:柚葉拼音注音Yòu Yè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葉片。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柚"條。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

    性味

    《本草求原》:"辛,溫。"

    功能主治

    治頭風(fēng)痛,寒濕痹痛,食滯腹痛。

    ①《綱目》:"治頭風(fēng)痛,同蔥白搗貼太陽穴。"

    ②《本草求原》:"消風(fēng)腫,辟穢。"

    ③《重慶草藥》:"治小兒寒食肚脹痛,寒濕腳膝痛,凍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fù)方

    ①治關(guān)節(jié)痛:柚葉、生姜、桐油。共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②治乳癰:柚葉四至七枚,青皮一兩,蒲公英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柚葉拼音注音Yòu Yè別名

    氣柑葉。

    英文名leaf of Pummelo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L.)Osbecd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 grandis (L.)Osbecd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帶。

    資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柚 常綠喬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葉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時無刺。單身復(fù)葉,互生;葉柄有倒心形寬葉翼,長l-4cm,寬0.4-2cm;葉片長橢圓形或闊卵形,長6.5-16.5cm,寬4.5-8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圓鈍,邊緣淺波狀或有鈍鋸齒,有疏柔毛或無毛,有半透明油腺點?;▎紊驗榭偁罨ㄐ?,腋生,白色;花萼杯狀,4-5淺裂;花瓣4-5,長圓形,肥厚;雄蕊25-45,花絲下部連合成4-10組;雌蕊1,子房長圓形,柱頭扁頭狀。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圓形,直徑10-15cm,檸檬黃色。種子扁圓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帶黃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6-15cm,先端灑或微凹,邊緣具稀鋸齒。表面黃綠色,背面淺綠色,對光透視,可見無數(shù)透明小點(油室)。葉柄處有倒心形寬翅,長2-5cm。質(zhì)脆,易撕裂。氣香,味微苦、微辛。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

    歸經(jīng)

    脾;肝經(jīng)

    性味

    辛;苦;溫

    功能主治

    行氣止痛;解毒消腫。主頭風(fēng)痛;寒濕痹痛;食滯腹痛;乳癰;扁桃體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復(fù)方

    ①治關(guān)節(jié)痛:柚葉、生姜、桐油。共搗爛敷。(《湖南藥物志》)②治乳癰:柚葉四至七枚,青皮一兩,蒲公英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各家論述

    1.《綱目》:治頭風(fēng)痛、同蔥白搗貼太陽穴。

    2.《本草求原》:消風(fēng)腫,辟穢。

    3.《重慶草藥》:治小兒寒食肚脹痛,寒濕腳膝痛,凍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蚌肉拼音注音Bànɡ Ròu別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藥》)。出處《食療本草》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或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等蚌類的肉。全年均可捕捉。原形態(tài)①背角無齒蚌貝殼2片,呈具有角突的卵圓形,殼長約為殼......
  • 拼音注音Bànɡ Huā來源鴨跖草科紫萬年青屬植物紫萬年青Rhoeo discolor (L’Her.) Hance,以花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或?qū)⒒ㄕ艏s10分鐘,曬干。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涼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
  • 《中藥大辭典》:蝙蝠拼音注音Biān Fú別名服翼(《爾雅》),天鼠、伏翼(《本經(jīng)》),飛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爾雅》郭璞注),夜燕(《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蝙蝠科動物蝙蝠的全體。捕得后,去凈毛、爪、內(nèi)臟,風(fēng)干或曬干。生境......
  • 拼音注音Biān Fú Cǎo別名蝴蝶草、飛錫草、月見羅藟草來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rtilionis (L.)Desv.; Hedysarum......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別名蝙蝠藤(《澹寮試效方》),金絲釣葫蘆(《國藥的藥理學(xué)》),黃條香、防己葛、黃根(《中國藥植志》),野雞豆子(《吉林中藥手冊》),爬山秧子、山地瓜秧(《東北藥植志》),小葛香、楊柳子棵(《山東中藥》),光光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