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龜甲

    拼音注音Guī Jiǎ別名

    龜板、烏龜殼、烏龜板、下甲、血板、燙板

    英文名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來源

    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剝?nèi)”臣准案辜祝埲?,稱為“血板”?;蛴梅兴疇C死,剝?nèi)”臣准案辜?,除去殘肉,曬干者,稱為“燙板”。

    性狀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橋相連,背甲稍長于腹甲,與腹甲常分離。背甲呈長橢圓形拱狀,長7.5~22cm,寬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條;頸盾1塊,前窄后寬;椎盾5塊,第1椎盾長大于寬或近相等,第2~4椎盾寬大于長;肋盾兩側(cè)對稱,各4塊,緣盾每側(cè)11塊,臀盾2塊。腹甲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6.4~21cm,寬5.5~17cm;外表面淡黃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塊,每塊常具紫褐色放射狀紋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縫均長,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縫最短;內(nèi)表面黃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帶血跡或殘肉,除凈后可見骨板9塊,呈鋸齒狀嵌接;前端鈍圓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兩側(cè)殘存呈翼狀向斜上方彎曲的甲橋。質(zhì)堅(jiān)硬。氣微腥,味微咸。

    貯藏

    置干燥處,防蛀。

    炮制

    龜甲:置蒸鍋內(nèi),沸水蒸45分鐘,取出,放入熱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凈皮肉,洗凈,曬干。

    醋龜甲:取凈龜甲,照燙法(附錄Ⅱ D)用沙子炒至表面淡黃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時(shí)搗碎。每100kg龜甲,用醋20kg。

    歸經(jīng)

    歸肝、腎、心經(jīng)。

    性味

    咸、甘,微寒。

    功能主治

    滋陰潛陽,益腎強(qiáng)骨,養(yǎng)血補(bǔ)心。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zāi)垦?,虛風(fēng)內(nèi)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

    用法用量

    9~24g,先煎。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斑竹殼拼音注音Bān Zhú Ké別名斑竹衣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籜。功能主治清血熱;燒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去毛),2~3錢;或燒灰沖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斑竹殼拼音注音B......
  • 《中藥大辭典》:斑竹根拼音注音Bān Zhú Gēn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根莖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莖,曬干。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園或野生山間。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東、河南、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剛竹(《竹譜詳錄》),又名......
  • 拼音注音Bān Zhú Huā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紅熱,用斑竹花二兩,煎水服。摘錄《中藥大辭典》......
  • 拼音注音Bān Huā Sháo Lán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紫點(diǎn)杓蘭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挖,洗凈,晾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寒山區(qū)林下或草地。資源分布......
  • 《中藥大辭典》:斑茅拼音注音Bān Máo別名大密(《嶺南科學(xué)》),芭茅(江西《草藥手冊》)。出處江西《草藥手冊》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