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翻白葉

    《中藥大辭典》:翻白葉拼音注音Fān Bái Yè別名

    小管仲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長柔毛委陵菜。春、秋、冬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荒野。分布云南、四川。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全體生有白色長柔毛。根較粗,暗棕色,有少數(shù)支根。莖直立,有分枝?;~為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5~7,均為矩狀倒卵形至矩圓形,長1~2厘米,寬5~10毫米,先端截形,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偏斜,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先端有一突尖,上面密生伏貼長柔毛,下面白色,下部2小葉極小且遠(yuǎn)離;葉柄長4~9厘米。莖生葉柄較短。聚傘花序,有花3~5朵,黃色,直徑1.5~2厘米;花瓣5,闊倒卵形,長7~8毫米,先端微缺。瘦果卵形,約長0.5毫米,棕黃色。

    性味

    澀微苦,平。

    功能主治

    消食,行氣。治食積胃痛,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翻白葉拼音注音Fān Bái Yè別名

    小管仲、地皮風(fēng)、小天青

    英文名Leaf of Velutinous Cinquefoil, Shiny Cinquefoil Root出處

    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長柔毛委陵菜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f.var.velutina Card.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4000m的山坡草地及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長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壯,圓柱形,有時多分枝?;ㄇo直立或傾斜上升,被開展白色長柔毛,混生有相互交織白色絨毛?;~羽狀復(fù)葉,有小葉2-3(-4)對,常對生,稀互生;葉柄被開展白色長柔毛,混生相互交織白色絨毛,小葉無柄或幾無柄;托葉膜質(zhì),褐色,外被長柔毛或幾無毛;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0.5-3cm,寬0.5-1.5cm,先端常圓鈍,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缺刻狀鋸齒,上面被伏生白色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沿脈伏生白色長柔毛,在鋸齒頂端呈毛筆狀;莖生葉有羽狀5小葉或掌狀3小葉,形狀與基生葉相似,托葉全緣或2-3裂,下面密被白色絨毛和長柔毛。花兩性;聚傘狀傘房花序;花直徑1.5-2.5cm;萼片5,三角卵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副萼片5,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被疏長柔毛或白色絨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長1-2倍,黃色,稀白色;花柱近頂生,圓錐形,基部膨大。瘦果光滑。花、果期5-10月。

    歸經(jīng)

    胃、肝、大腸經(jīng)

    性味

    澀;微苦;平

    功能主治

    行氣消食,收斂止血,清熱活血。主食積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痢疾,產(chǎn)后流血過多,小兒驚風(fēng),面神經(jīng)麻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Zhū Bí Kǒnɡ別名白側(cè)耳、圓葉蕺菜來源藥材基源: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mnotheca involucrata pei.采收和儲藏:夏季采集,洗去泥沙,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珠樹拼音注音Bái Zhū Shù別名滇白珠樹、小透骨草、透骨香、鉆骨風(fēng)、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貴州]、滿山香、滿天香、洗澡葉、冬綠樹來源為杜鵑花科白珠樹屬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皮拼音注音Bái Pí別名牛千斤來源衛(wèi)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藥。生境分布貴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主治刀傷。用法用量適量水磨濃汁搽患處。或研末撒......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皮柯拼音注音Bái Pí Kē別名滇白櫟、野檳榔來源殼斗科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以花序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貴州、云南。性味微苦、澀,溫。功能主治順氣消食,健胃殺蟲。主治食積腹脹,......
  • 《中藥大辭典》:白石榴根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Gēn出處《福建中草藥》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性味《福建中草藥》:“苦澀,微溫?!肮δ苤髦戊铒L(fēng)濕,殺蟲。治風(fēng)濕痹痛,蛔蟲、寸白蟲、姜片蟲病。《福建中草藥》:“殺蟲收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