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
《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崩,白濁,白帶。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與紅雞冠花共煎治紅崩。"
②《南寧市藥物志》:"治白濁,白帶。"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根皮:調(diào)經(jīng),止咳,消炎。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支氣管炎,宮頸炎。"
內(nèi)服:煎湯,0.5~1兩。
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采收和儲藏:秋末挖取,洗凈,曬干。
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朱槿 常綠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紊谏喜咳~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cm,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jié);小苞片6-7,線形,長8-15mm,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 萼鐘形,長約2cm,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直徑6-10cm,玫瑰紅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cm,平滑無毛,有緣?;ㄆ谌?。
根皮含(E)-11-甲氧基-9-氧代-10-十九烯酸甲酯[methyl(E)-11-methoxy-9-oxo-10-nonadecenoate],(E)-10-甲氧基-8-氧代-9-十八烯酸甲酯[methyl(E)-10-methoxy-8-oxo-9-octadecenoate]及三種環(huán)丙烯類化合物。
肝;脾;肺經(jīng)
甘;澀;性平
調(diào)經(jīng);利濕;解毒。主有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白帶;白濁;癰瘡腫毒;尿路感染;急性結(jié)膜炎
內(nèi)服:煎湯,15-30g。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與紅雞冠花共煎治紅崩。
2.《南寧市藥物志》:治白濁,白帶。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根皮:調(diào)經(jīng),止咳,消炎。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支氣管炎,宮頸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
性味《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功能主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崩,白濁,白帶。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與紅雞冠花共煎治紅崩。"
②《南寧市藥物志》:"治白濁,白帶。"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根皮:調(diào)經(jīng),止咳,消炎。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支氣管炎,宮頸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扶桑根拼音注音Fú S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Hibiscus出處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采收和儲藏:秋末挖取,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朱槿 常綠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紊谏喜咳~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cm,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jié);小苞片6-7,線形,長8-15mm,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 萼鐘形,長約2cm,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直徑6-10cm,玫瑰紅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cm,平滑無毛,有緣?;ㄆ谌?。
化學(xué)成分根皮含(E)-11-甲氧基-9-氧代-10-十九烯酸甲酯[methyl(E)-11-methoxy-9-oxo-10-nonadecenoate],(E)-10-甲氧基-8-氧代-9-十八烯酸甲酯[methyl(E)-10-methoxy-8-oxo-9-octadecenoate]及三種環(huán)丙烯類化合物。
歸經(jīng)肝;脾;肺經(jīng)
性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調(diào)經(jīng);利濕;解毒。主有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白帶;白濁;癰瘡腫毒;尿路感染;急性結(jié)膜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與紅雞冠花共煎治紅崩。
2.《南寧市藥物志》:治白濁,白帶。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根皮:調(diào)經(jīng),止咳,消炎。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支氣管炎,宮頸炎。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