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矮醋栗

    拼音注音ǎi Cù Lì別名

    黃果矮茶藨。

    英文名swamp Currant出處

    始載于《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ibes humile Jancz.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m左右的山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巴郎山。

    原形態(tài)

    黃果矮茶蔍 落葉灌木,無刺,高約1m。小枝細弱,帶紅色。單葉,互生;葉片圓形或卵圓形,長約2.5cm,3淺裂,側(cè)裂片較小,基部平截或微心形,邊緣具鈍齒,無毛或疏被絨毛?;▎涡裕菩郛愔?;花序總狀,直立;花萼筒紫紅色,裂片4,花瓣狀;花瓣4,紫色;雄蕊4,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1室,花柱2。漿果小球形,黃色,多汁,先端冠以宿存萼筒。種子具胚乳?;ㄆ?-6月,果期8-9月。

    歸經(jīng)

    肺、膀胱二經(jīng)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清熱。主感冒發(fā)熱,咳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1.《涼山州中草藥資源普查名錄》:有解毒的功能。用于感冒。

    2.《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曰:傷于風(fēng)者,上先受之。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別名金瘡小草(《本草拾遺》),雪里青、土犀角(《綱目拾遺》),見血青、白頭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盤、破血丹(《植物名實圖考》),退血草、散血草(《分類草藥性》,伏地筋......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委陵菜別名熱干巴[蒙名]來源薔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性味苦、酸,涼。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血。主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鼻衄。用法用量配方用,1~2錢。......
  • 拼音注音Bái Máo Cǎo別名伏地蜈蚣草(《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區(qū)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質(zhì)地。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別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jīng)》),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fēng)、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志》),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處《福建民間草藥》來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②《重慶草藥》:“味甘,性平微寒,無毒。“功能主治治風(fēng)火牙痛,頭痛,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