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鵝腳板

    《全國中草藥匯編》:鵝腳板拼音注音é Jiǎo Bǎn別名

    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

    來源

    傘形科茴芹屬植物異葉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C.,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挖全草,曬干,或砍下根部,曬干,單獨使用。

    性味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活血,解毒消腫。用于感冒,咽喉腫痛,痢疾,黃疸型肝炎;外用治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皮膚搔癢。

    用法用量

    0.3~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鵝腳板拼音注音é Jiǎo Bǎn別名

    苦爹菜(《植物學(xué)大辭典》),八月白(《浙江中藥資源名錄》),鐵鏟頭、大葉半邊蓮、三腳蛤?。◤V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犁頭草、香草(《廣西藥植名錄》),金鎖匙、白花仔(《福建中草藥》),六月寒、蛇咬革、羊膻草(《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出處

    《峨嵋藥植》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異葉茴芹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長于陰濕的山麓路邊草叢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貴州、四川、云南、甘肅、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革本,高40~120厘米。莖直立,上部的分枝細(xì)長,被有絨毛或柔毛?;~和莖下部的葉有長柄或近無柄,不裂或3裂或3出式的1回羽狀分裂至2回羽狀分裂;莖下部葉的中間裂片圓卵形,先端漸尖,具小葉柄,各裂片的邊緣具圓鋸齒或尖鋸齒;莖上部的葉窄披針形,基部楔形,邊緣具銳而深的缺刻或牙齒,各裂片表面略粗糙,背面葉脈上有柔毛。復(fù)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塊或具2~4片,小總苞片3~8個;傘梗6~12;花白色或綠色;花萼5;花瓣卵形,先端內(nèi)折;雄蕊5;花柱較花柱基長2~3倍,反折。雙懸果球狀卵形,基部近心形,側(cè)扁,果棱顯著,每棱槽中具油管2~3個。花期8月。果期9~10月。

    化學(xué)成分

    果實含揮發(fā)油。

    性味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甘,微溫。"

    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味辛苦,性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寒,化積,祛瘀,消腫。治感冒風(fēng)寒,痢疾,小兒疳積,皮膚瘙癢。

    ①《峨嵋藥植》:"搗爛敷手腕上,可治瘧疾。"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蜂螫傷,痢疾。"

    ③《福建中草藥》:"健胃,消積。治小兒疳積。"

    ④《廣西藥植名錄》:"清涼解熱。治跌打,疥瘡。"

    ⑤《陜甘寧肯中草藥選》:"祛風(fēng)散寒。治感冒風(fēng)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fù)方

    治皮膚瘙癢:鵝腳板、夏枯草各半斤。水煎外洗。(《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鵝腳板拼音注音é Jiǎo Bǎn別名

    騷羊古、瘙瘍股、苦爹菜、蛇倒退、鐵鏟頭、三腳蛤蟆、羊膻七、小六月寒、野當(dāng)歸、虎羊丁、山當(dāng)歸、白花草、老蛇草、犁頭尖、羊膻草、蛇咬草、六月寒、毛升莧、百路通三十六好、八月白、金鎖匙、土人參、茴芹、苦爸菜、野芎、土細(xì)辛、白花香、肝寒藥

    英文名Herb of Diversifolious Pimpinella出處

    出自《峨眉藥植》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異葉茴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3300m的坡草叢、溝邊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2m。通常為須根,稀為圓錐狀根。莖直立,有條紋,被柔毛,中上部分枝。葉異形;基生葉有長柄,包括葉鞘長2-13cm;葉片三出分裂,裂片卵開圓形,兩側(cè)的裂片基部偏斜,頂端裂片基部心形或楔形,長1.5-4cm,寬1-3cm;莖中、下部葉片三出分裂或羽狀分裂,莖上部葉較小,有短柄或無柄,具葉鞘,葉片羽狀分裂或3裂,裂片披針形,全部葉片邊緣有鋸齒。通常無總苞,稀1-5;傘輻6-15(-30),長1-4cm;小總苞片1-8,短于花柄;小傘花序有花6-20,花柄不等長;花瓣倒卵形,白以,先端凹陷,基部楔形,小舌片曳面被毛;花柱基圓柱形,花柱長為花柱基的2-3倍,幼果期直立,以后向兩側(cè)彎曲。成熟果實卵球形,果棱線形;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6?;ü?-10月。

    歸經(jīng)

    歸肺;胃;肝經(jīng)

    性味

    味辛;苦;微甘;性微溫

    注意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散風(fēng)宣肺;理氣止痛;消積健脾;活血通經(jīng);除濕解毒。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癆;肺癰;頭痛;頭痛;芽痛;脆脅痛;胃氣痛;腹脹痛;縮陰冷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勞傷;骨勞;消化不良;食積;疳積;痧癥;瀉痢;黃疸;瘧疾;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乳腫;目翳;咽腫;痄腮;跌打損傷;濕疹;皮膚瘙癢;蛇蟲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泡酒;或絞汁涂。

    復(fù)方

    治皮膚瘙癢:鵝腳板、夏枯草各半斤。水煎外洗。(《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各家論述

    1.《峨嵋藥植》:搗爛敷手腕上,可治瘧疾。

    2.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蜂螫傷,痢疾。

    3.《福建中草藥》:健胃,消積。治小兒疳積。

    4.《廣西藥植名錄》:清涼解熱。治跌打,疥瘡。

    5.《陜甘寧青中草藥選》:祛風(fēng)散寒。治感冒風(fēng)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西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打繡球拼音注音Biān Dǎ Xiù Qiú別名地草果、紅頂珠、頂珠草、底線果、地紅參、地紅豆、地胡椒、月月?lián)Q葉、連線草[云南]來源玄參科羊膜草屬植物羊膜草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
  • 《全國中草藥匯編》:飽飯花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別名小葉珍珠花、烏飯子、米飯花來源杜鵑花科飽飯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以枝葉、果實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枝葉:苦,平。果:酸、甘,平。功能主治枝葉:主治偏頭痛......
  • 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 Guǒ別名烏飯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Dielsvar.laetum(Diels)Metc......
  • 《中藥大辭典》:飽飯花枝葉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小葉珍珠花的枝葉。全年可采。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治偏頭痛。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飽飯花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