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石韋

    拼音注音Dà Shí Wéi別名

    篦梳劍(《泉州本草》)

    出處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矩圓線蕨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林野巖壁陰濕地。分布我國西南及臺灣、浙江、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橫走,匍匐很廣,密枝卵狀披針形的棕色鱗片。葉廣披針形,長約30厘米,先端漸尖,中部寬闊,下部急狹,下延成翅,全緣,微成波狀,略反卷,兩面光滑,草質(zhì)或薄草質(zhì);葉柄長15~35厘米,禾稈色,以關(guān)節(jié)著生于根莖,上。孢子囊群線形,連續(xù)排列于葉背側(cè)脈間。

    歸經(jīng)

    《泉州本草》:"入肝、腎二經(jīng)。"

    性味

    《泉州本草》:"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肺熱,利尿,通淋。治咳血,尿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鮮者1~4兩。

    復(fù)方

    ①治肺病咳血:鮮矩圓線蕨一至二兩。水煎,加冰糖少許,日服二次。

    ②治小便出血:鮮矩圓線蕨二至四兩。少煎,加紅糖少許,日服二次。

    ③治小便不通:鮮矩圓線蕨二至三兩。水煎,加冰糖少許,日服二次。(選方出《泉州本草》)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潤濕肥沃沙地、渠邊、田埂、丘間低地。分布東北、河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原形態(tài)賴草,又名:厚穗......
  • 《中藥大辭典》: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帶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淋病,帶下。復(fù)方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兩,水煎服。②治赤白帶下:冰草白穗五錢,敗醬草一......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包袱七別名小八角蓮、半碗水、鐵骨散來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狀莖及根入藥。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功能主治散風(fēng)祛痰,解毒。摘錄《全......
  • 拼音注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玉蜀黍“條。功能主治《重慶草藥》:“煎水服,治暑熱腹瀉?!罢洝吨兴幋筠o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