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羊鵲

    《中藥大辭典》:地羊鵲拼音注音Dì Yánɡ Què別名

    斑鳩窩、三月黃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藥》)。

    出處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百脈根全草。夏初采花,夏、秋采全草。

    化學(xué)成分

    該植物含5,7,3′,4′-四羥基-8-甲氧基-黃酮醇3-o-βD-半乳糖甙、刀豆酸、齊墩果酸、皂甙、半乳糖配甘露聚糖以及硫胺素、核黃素等。

    花含槲皮萬壽菊素-3-半乳糖甙和棉花皮素-7-甲醚。種子含γ-L-谷氨酰基-L-酪氨酸和γ-L-谷氨?;?L-苯丙氨酸,前者含量較后者多數(shù)倍。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平,味淡辛。"

    功能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止咳,平喘,消痞滿。全草治風(fēng)熱咳嗽無痰,胃部痞滿疼痛,痔瘡,下乳;花蒸豬肝、雞肝服,治眼霧。"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地羊鵲拼音注音Dì Yánɡ Què別名

    斑鳩窩、酸米子、小花生藤、黃花草、黃瓜草、金花菜。

    英文名Herb of Birdsfoot Deervetch, Herb of Birdsfoot Trefoil, Bird's Foot Trefoil, Bird's Foot Deervetch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 L.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tus corniculatus 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地上部分,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400m的冷杉和高山櫟混交林或山坡草地、田間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百脈根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莖叢生,有疏長柔毛或后來無毛。小葉5片,3小葉生于葉柄的頂端,2小葉生于葉柄的基部;小葉柄極短,長約1mm;葉紙質(zhì),葉片卵形或倒卵形,長5-20mm,寬3-12mm,先端尖,基部圓楔形,全緣,無毛或于兩面主脈上有疏長毛?;?-4朵排成頂生的傘形花序,具葉狀總苞;花長1-1.4cm;花萼黃綠色,寬鐘形,近于膜質(zhì),內(nèi)外均具長硬毛,萼齒5,三釤形;蝶形花冠,黃色,旗寬倒卵形,長9-13mm,寬4-6mm,具較長的爪,翼較龍骨瓣稍長,龍骨瓣彎曲;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長而彎曲,柱頭小。莢果長圓筒形,褐色,長2-2.7cm,闊3-4mm,內(nèi)含多粒種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i-trin),堇黃質(zhì)(violaxanthin),環(huán)氧葉黃素(xanthophyllepoxide),亞麻苦甙(linamarin)。

    葉含大豆皂醇(soyasopogeol)B,尿囊素(allantoin),種子含半乳糖(galactose)。

    歸經(jīng)

    肺;胃經(jīng)

    性味

    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利濕消痞。主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胃脘痞滿疼痛;疔瘡;無名腫毒;濕疹;痢疾;痔瘡便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8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止咳,平喘,消痞滿。全草治風(fēng)熱咳嗽無痰,胃部痞滿疼痛,痔瘡,下乳;花蒸豬肝、雞肝服,治眼霧。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別名百兩金、八爪龍、八爪根、鐵雨傘、高八爪、開喉箭[四川]來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百兩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ortorum Maxim;A. henryi He......
  • 拼音注音Bá Mù Mán別名七鰓鰻(薛德熵《系統(tǒng)動物學(xué)》),七星子魚(《吉林中草藥》)。出處《吉林中草藥》來源為七鰓鰻科動物七鰓鰻的全體。生境分布部分時期棲息于海中,成長后游至淡水河流中產(chǎn)卵,為洄游性魚類。常以吸盤吸附子其他魚體上,吸食其......
  • 拼音注音Bā Gǔ Shénɡ來源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有柄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r.petiolatus(Clarke)Ching......
  • 來源銼石鱉科銼石鱉屬動物函館銼石鱉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以全蟲入藥。夏秋捕捉,微火烘干或曬干。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氣管炎。用法用量1錢,研粉或壓片分2~3次服。摘錄《......
  • 拼音注音Bā Jiǎo Wū別名活血蓮[湖北、湖南]、金杯盂、獨腳蓮[福建]、橐吾、鐵冬莧、大馬蹄、大馬蹄香、馬蹄當(dāng)歸、一葉蓮來源為菊科大吳風(fēng)草屬植物大吳風(fēng)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