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神農本草經贊》 夏枯草

    味苦辛寒。主瘰。鼠。頭瘡。破癥散癭。結氣腳腫。濕痹輕身。一名夕句。一名乃東。生川谷。

    方莖對節(jié)。鐵色非污。三冬孳茂。九夏摧枯。理通陽復。氣感陰徂。臭郁茺蔚。榮悴潛符。

    李時珍曰。其莖微方。葉對節(jié)生。一名鐵色草。蘇恭曰。冬至后生葉。三四月開花作穗。

    五月便枯。梁元帝纂要。冬曰三冬。夏曰九夏。晉書志。陽氣生而孳茂。柳宗元牒。力易摧枯。胡震亨曰。此草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則枯。臭郁草即茺蔚也。兩物俱入夏即枯。夏枯先枯而無子。臭郁后枯而結子。五燈會元。潛符蜜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