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一名蜀棗。生山谷。
名亦茱萸。性殊治療。梅葉綠稠。杏枝紅鬧。棘同酸。荊桃襲貌。春氣半含。雀酥同調(diào)。
寇宗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治療大不相同。未知何緣命名。孟子。其性與人殊。
蘇頌曰。葉如梅有刺。二月開花如杏。四月實(shí)如酸棗。薛能詩。辭林綠尚稠。遁齋閑覽。
張子野曰。得非紅杏枝頭鬧尚書耶。爾雅注。荊桃今櫻桃。李時珍曰。陶弘景注。山茱萸及櫻桃皆言似胡頹子。凌冬不雕。即雀酥也。吳人呼為半含春。儼如山茱萸。酸澀亦同。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一名蜀棗。生山谷。
名亦茱萸。性殊治療。梅葉綠稠。杏枝紅鬧。棘同酸。荊桃襲貌。春氣半含。雀酥同調(diào)。
寇宗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治療大不相同。未知何緣命名。孟子。其性與人殊。
蘇頌曰。葉如梅有刺。二月開花如杏。四月實(shí)如酸棗。薛能詩。辭林綠尚稠。遁齋閑覽。
張子野曰。得非紅杏枝頭鬧尚書耶。爾雅注。荊桃今櫻桃。李時珍曰。陶弘景注。山茱萸及櫻桃皆言似胡頹子。凌冬不雕。即雀酥也。吳人呼為半含春。儼如山茱萸。酸澀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