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茄花

    《中藥大辭典》:茄花拼音注音Qié Huā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茄科植物。

    功能主治

    《綱目》:"治金瘡,牙痛。"

    復(fù)方

    治牙痛:秋茄花干之,旋燒研涂痛處。(《海上名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茄花拼音注音Qié Huā別名

    紫茄子花

    英文名Flower of Garden Eggplant, Flower of Eggplant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茄的花。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olanum melongena L.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60-100cm。莖直立、粗壯,上部分枝,綠色或紫色,無南?;蛴惺璐蹋w被星狀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4.5cm;葉片卵狀橢圓形,長8-18cm,寬5-11cm,先端鈍尖,基部不相等,葉緣常波狀淺裂,表面暗綠色,兩面具星狀柔毛。能孕花單生,不孕花蝎尾狀與能孕花并出;花萼鐘形,頂端5裂,裂片披針形,具星狀柔毛;花冠紫藍(lán)色,直徑約3cm,裂片三角形,長約1cm;雄蕊5,花絲短,著生于花冠喉部,花藥黃色,分離,先端孔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圓球形,柱頭小。漿果長橢圓形、于形或長柱形,溶紫色、淡綠色或黃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ㄆ?-8月,花后結(jié)實(shí)。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斂瘡;止痛;利濕。主創(chuàng)傷;牙痛;婦女白帶過多。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烘干研末,2-3g。外用:適量,研末涂敷。

    各家論述

    《本草綱目》:治金瘡,牙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 Dú Cǎo別名筋骨草、散血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儲(chǔ)藏:2-3月花開時(shí)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 拼音注音Bān Dǎo Zènɡ別名七星箭[四川]來源藍(lán)雪科角柱花屬植物紫金蓮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藍(lán)雪花C. plumbaginoides Bunge,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曬干。性味甘、辛,溫......
  • 拼音注音Bò Lán別名苤藍(lán)、撇藍(lán)、茄連、甘藍(lán)、玉蔓青、芥蘭頭、玉頭、香爐菜。出處本品載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藍(lán)?!掇r(nóng)政全書》“芥藍(lán)“條載:“但食根之菜,如芥、蘆菔、蔓青之屬,魁皆在土中;此則魁在土上,為異耳?!八鎏卣髋c球莖甘藍(lán)一致?!毒V......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葉蘭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別名小葉青、小青、麻葉青、銀線蓮、蘄蛇藥來源蘭科斑葉蘭屬植物斑葉蘭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b. f.,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挖,鮮用或洗凈曬干。性味淡......
  • 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 Gēn別名野洋參根(《貴州草藥》)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根莖及根。夏、秋采挖。功能主治《貴州民間藥物》:“補(bǔ)虛?!皬?fù)方①治腎氣虛弱,頭目眩暈,四肢乏力:野洋參根一兩,蒸雞或燉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