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三十六種風,二十四般冷,五勞七傷,一切痢疾,脾胃久虛,不思飲食,四肢無力,起止甚難,小便赤澀,累年口瘡,久醫(yī)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陳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術 芍藥(各半兩) 干姜 防風 紫參 白蕪 荑桔梗 人參 胡椒 吳茱萸 官桂(去皮,各一兩
上一十五味,同為末,以羊肝一具,如無,即 豬肝代之,分作三分,凈洗,去血脈脂膜,細切,用末五錢,蔥白一莖,細切,相和,以濕紙三五重裹之,后掘地坑,內以火燒令香熟,每日空心,生姜湯下,大段,冷勞不過三服見效。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三十六種風,二十四般冷,五勞七傷,一切痢疾,脾胃久虛,不思飲食,四肢無力,起止甚難,小便赤澀,累年口瘡,久醫(yī)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陳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術 芍藥(各半兩) 干姜 防風 紫參 白蕪 荑桔梗 人參 胡椒 吳茱萸 官桂(去皮,各一兩
上一十五味,同為末,以羊肝一具,如無,即 豬肝代之,分作三分,凈洗,去血脈脂膜,細切,用末五錢,蔥白一莖,細切,相和,以濕紙三五重裹之,后掘地坑,內以火燒令香熟,每日空心,生姜湯下,大段,冷勞不過三服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