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自古饑饉之后,或兵氛師旅之余,及五運之害制,六氣之乖違,兩間厲氣與人事交并而瘟疫始成焉。人觸之輒病,癥候相同,而饑寒辛苦之輩感者居多,年高虛怯之人感之偏重,是皆有毒瓦斯以行乎間,此毒又非方書所載陽毒、陰毒之謂。未病之先,已中毒瓦斯,第伏而不覺,既病之時,毒瓦斯勃發(fā),故有變現(xiàn)諸惡候。汗下之后,余毒往往未盡,故有自復(fù)之患。是毒瓦斯與瘟疫相為終始者也。茲定金豆解毒煎以解其毒勢,且能清熱。并不用芩、連、梔、柏而熱已殺(殺,音曬。)
矣。
金豆解毒煎(自定新方。)
金銀花(二三錢) 綠豆(皮,二錢) 生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蟬蛻(去足翅,八分)井花水(清晨首汲。)煎?;蛟偌咏┬Q(浸去涎。)一錢。
銀花能清熱解毒,療風(fēng)止渴。綠豆甘寒亦清熱解毒之品,兼行十二經(jīng),祛逐疫毒,無微不入。
甘草解一切毒,入涼劑則能清熱,亦能通行十二經(jīng),以為銀花、綠豆之佐。陳皮調(diào)中理氣,使營衛(wèi)無所凝滯。蟬蛻取其性之善退輕浮,易透肌膚,可散風(fēng)熱,開肌滑竅,使毒瓦斯?jié)撓?。此方于瘟疫九傳中,皆可加減消息用之。
綠糖飲(自定新方。)五谷皆可入藥,如白虎湯之用粳米,白術(shù)散之用薏仁,牡蠣散之用浮小麥,疏鑿飲之用赤豆,阿膠散之用糯米,以及麥芽、黃卷、飴醯等項,靡不各效其能以見于世。甚至于面合曲則稱之曰神。黍釀酒則推之曰圣。取精用宏,未可更仆數(shù)矣。獨綠豆之功能,世鮮有知者。
何綠豆之蹇于遇乎?綠豆性雖清涼而不寒苦,且善于解毒退熱,除煩止渴,利小水,獨于治瘟疫為尤宜焉。張景岳有綠豆飲,載在新方寒陣中,雖極贊其妙,但惜加入食鹽,以之治瘟反益發(fā)渴,而綠豆之功能隱矣。今易以洋糖,則既能解毒,且兼涼散,瘟疫初終,俱可服食,乃平易中之最佳最捷方也,至于窮鄉(xiāng)僻壤,農(nóng)家者流,以及寒士征人,倉卒苦無醫(yī)藥,用此亦可漸次汗解,即服藥者,兼服此飲,更能添助藥力,以成厥功。經(jīng)癥未明者服之,亦總不犯禁忌,誠治瘟疫之良劑,幸毋以平淺而忽之也。
綠豆不拘多少,白糖酌加。(綠豆功全在皮,毋去之。)將綠豆煮釅湯,取出,加洋糖與飲,冷熱隨病者之便。以此代茶,渴即與飲,饑則拌糖,并食其豆。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自古饑饉之后,或兵氛師旅之余,及五運之害制,六氣之乖違,兩間厲氣與人事交并而瘟疫始成焉。人觸之輒病,癥候相同,而饑寒辛苦之輩感者居多,年高虛怯之人感之偏重,是皆有毒瓦斯以行乎間,此毒又非方書所載陽毒、陰毒之謂。未病之先,已中毒瓦斯,第伏而不覺,既病之時,毒瓦斯勃發(fā),故有變現(xiàn)諸惡候。汗下之后,余毒往往未盡,故有自復(fù)之患。是毒瓦斯與瘟疫相為終始者也。茲定金豆解毒煎以解其毒勢,且能清熱。并不用芩、連、梔、柏而熱已殺(殺,音曬。)
矣。
金豆解毒煎(自定新方。)
金銀花(二三錢) 綠豆(皮,二錢) 生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蟬蛻(去足翅,八分)井花水(清晨首汲。)煎?;蛟偌咏┬Q(浸去涎。)一錢。
銀花能清熱解毒,療風(fēng)止渴。綠豆甘寒亦清熱解毒之品,兼行十二經(jīng),祛逐疫毒,無微不入。
甘草解一切毒,入涼劑則能清熱,亦能通行十二經(jīng),以為銀花、綠豆之佐。陳皮調(diào)中理氣,使營衛(wèi)無所凝滯。蟬蛻取其性之善退輕浮,易透肌膚,可散風(fēng)熱,開肌滑竅,使毒瓦斯?jié)撓?。此方于瘟疫九傳中,皆可加減消息用之。
綠糖飲(自定新方。)五谷皆可入藥,如白虎湯之用粳米,白術(shù)散之用薏仁,牡蠣散之用浮小麥,疏鑿飲之用赤豆,阿膠散之用糯米,以及麥芽、黃卷、飴醯等項,靡不各效其能以見于世。甚至于面合曲則稱之曰神。黍釀酒則推之曰圣。取精用宏,未可更仆數(shù)矣。獨綠豆之功能,世鮮有知者。
何綠豆之蹇于遇乎?綠豆性雖清涼而不寒苦,且善于解毒退熱,除煩止渴,利小水,獨于治瘟疫為尤宜焉。張景岳有綠豆飲,載在新方寒陣中,雖極贊其妙,但惜加入食鹽,以之治瘟反益發(fā)渴,而綠豆之功能隱矣。今易以洋糖,則既能解毒,且兼涼散,瘟疫初終,俱可服食,乃平易中之最佳最捷方也,至于窮鄉(xiāng)僻壤,農(nóng)家者流,以及寒士征人,倉卒苦無醫(yī)藥,用此亦可漸次汗解,即服藥者,兼服此飲,更能添助藥力,以成厥功。經(jīng)癥未明者服之,亦總不犯禁忌,誠治瘟疫之良劑,幸毋以平淺而忽之也。
綠豆不拘多少,白糖酌加。(綠豆功全在皮,毋去之。)將綠豆煮釅湯,取出,加洋糖與飲,冷熱隨病者之便。以此代茶,渴即與飲,饑則拌糖,并食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