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是齋百一選方》 溫脾丹

    作者: 王璆原

    治小兒涎多,留在兩口角,此由脾胃有冷,流出漬于頤下,乃名滯頤之疾,溫脾丹方,俗謂之惶破涎 兒者,葛丞相云,此方甚奇,張渙三方。

    丁香 木香 半夏(各一兩,用生姜六兩同搗細(xì),炒黃) 青皮 白術(shù) 干姜(微炒,各半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量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溫胃散。

    丁香(一兩) 肉豆蔻 半夏(白礬水浸,炒黃) 白術(shù) 干姜 甘草 人參(各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qián),水八分盞,入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

    又有涎多,乳食不下,涎流不退場(chǎng)門(mén)者,乃名脾熱金朱丹方。

    金箔(十片,研) 朱砂(細(xì)研,飛) 牛膽天南星 半夏(湯洗七次,各一兩) 石膏(研飛)

    上為細(xì)末,拌勻,用生姜自然汁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下,乳后服。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