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冒濕之病,得之于晨冒霧露,云瘴山嵐,或天陰淫雨,睛后濕蒸。初受其氣者,首蒙如裹,遍體不舒,四肢懈怠,脈象濡緩,此邪在表也。宜用宣疏表邪法取其微汗,勿使由表入里。倘或脘中痞悶,微熱汗少,小便短赤,是濕邪已入于里也。宣疏之劑又不相宜。宜用通利之方,參照傷濕門治之可也。
『歌括』
冒濕得之霧露晨,瘴嵐淫雨及天陰。
初晴濕蒸新感受,首蒙如裹肢懈沉。
遍體不舒脈濡緩,宣疏表濕微汗行。
入里微熱而汗少,小便短赤脘中悶。
宣疏之劑不宜用,通利須參傷濕門。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冒濕之病,得之于晨冒霧露,云瘴山嵐,或天陰淫雨,睛后濕蒸。初受其氣者,首蒙如裹,遍體不舒,四肢懈怠,脈象濡緩,此邪在表也。宜用宣疏表邪法取其微汗,勿使由表入里。倘或脘中痞悶,微熱汗少,小便短赤,是濕邪已入于里也。宣疏之劑又不相宜。宜用通利之方,參照傷濕門治之可也。
『歌括』
冒濕得之霧露晨,瘴嵐淫雨及天陰。
初晴濕蒸新感受,首蒙如裹肢懈沉。
遍體不舒脈濡緩,宣疏表濕微汗行。
入里微熱而汗少,小便短赤脘中悶。
宣疏之劑不宜用,通利須參傷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