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瀉白散∶治肺經(jīng)有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嗽氣急等證。
桑白皮 地骨皮 粉甘草 粳米
水煎,溫服。
清肺飲∶治痰氣上逆,而作咳嗽。
杏仁 貝母 茯苓 橘紅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加姜煎,食遠服。
瓊玉膏∶治干咳嗽。
地黃(四斤) 茯苓(十二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
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瓷罐封,水煮半日。白湯化服。
丹溪咳血方∶治咳嗽痰血。
青黛(水飛) 栝蔞(去油) 海石 梔子 訶肉
等分為末,蜜丸。噙化。嗽甚加杏仁。
千金久嗽方∶治長久咳嗽神效。
白蜜(一斤) 生姜(二斤,取汁)
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姜汁,微火熬令姜汁盡,惟有蜜斤兩在則止。每含如棗大一丸,日三服。
二陳湯∶治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驚悸。
茯苓 制半夏 陳皮 甘草
加生姜,煎服。
景岳六安煎∶治風寒咳嗽,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杏仁 白芥子
加生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豐按∶以上諸方,通治咳嗽。然而咳屬肺,嗽屬脾,前于痰嗽干咳門中,已詳辨矣。須知前五方多潤肺之品以治咳,后二方多理脾之品以治嗽,若此分療,治無不中。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瀉白散∶治肺經(jīng)有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嗽氣急等證。
桑白皮 地骨皮 粉甘草 粳米
水煎,溫服。
清肺飲∶治痰氣上逆,而作咳嗽。
杏仁 貝母 茯苓 橘紅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加姜煎,食遠服。
瓊玉膏∶治干咳嗽。
地黃(四斤) 茯苓(十二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
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瓷罐封,水煮半日。白湯化服。
丹溪咳血方∶治咳嗽痰血。
青黛(水飛) 栝蔞(去油) 海石 梔子 訶肉
等分為末,蜜丸。噙化。嗽甚加杏仁。
千金久嗽方∶治長久咳嗽神效。
白蜜(一斤) 生姜(二斤,取汁)
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姜汁,微火熬令姜汁盡,惟有蜜斤兩在則止。每含如棗大一丸,日三服。
二陳湯∶治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驚悸。
茯苓 制半夏 陳皮 甘草
加生姜,煎服。
景岳六安煎∶治風寒咳嗽,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杏仁 白芥子
加生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豐按∶以上諸方,通治咳嗽。然而咳屬肺,嗽屬脾,前于痰嗽干咳門中,已詳辨矣。須知前五方多潤肺之品以治咳,后二方多理脾之品以治嗽,若此分療,治無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