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查古籍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概述】
急性胃腸炎是由于飲食不潔或飲食失節(jié)造成,以腹痛、腹瀉、嘔吐為主要癥狀。發(fā)病急驟,腹瀉可日達十余次或更多,便質稀薄或水樣,少數可呈米湯樣或洗肉水樣。吐瀉嚴重的可造成水和電解質紊亂。并伴有發(fā)燒、頭痛、煩渴等全身癥狀。
【手穴治法】
(一)針刺療法
方法1:
選穴:腹瀉點。
操作:直刺0.3~0.5寸,進針后,順時針方向輕輕搌動針柄,得氣后留針10分鐘。
方法2:
選穴:止瀉三穴。
操作:用1寸毫針,直刺皮下,振顫針柄,并小幅度提插搌轉,每穴半分鐘,不留針。每日1次,3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禁食生冷瓜果及油膩之品。
(二)穴位注射療法
選穴:腹瀉點。
藥物:黃連素。
操作:按穴位注射療法操作,進針后病人有麻脹感時注藥1~2毫升。
(三)點壓療法
選穴:合谷、腹瀉點、前頭點。
操作:用拇指托起被點壓的手,用食指或中指指尖點壓。力量由輕至重,以患者能忍受的程度為限。每分鐘點壓60~80次,每穴點壓10~20分鐘,每日2~3次。不要在飯后一小時內點壓,治療期間禁食生冷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