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慎疾芻言》 老人

    作者: 徐大椿

    能長年者,必有獨盛之處。陽獨盛者,當補其陰;陰獨盛者,當益其陽。然陰盛者十之一二,陽盛者十之八九。而陽之太盛者,不獨當補陰,并宜清火以保其陰。故老人無不頭熱、耳聾、面赤、便燥,現(xiàn)種種陽癥。乃醫(yī)者為老人立方,不論有病無病,總以補陽為主,熱盛生風,必生類中等病,是召疾也。若偶有風寒痰濕等因,尤當急逐其邪,蓋老年氣血不甚流利,豈堪補住其邪,以與氣血為難。故治老人之有外感者,總與壯年一例,或?qū)嵰娖溆刑撊踔?,則用輕淡之品而量為補托。若無病而調(diào)養(yǎng),則當審其陰陽之偏勝而損益使平。蓋千年之木,往往自焚;陰盡火炎,萬物盡然也。故治老人者,斷勿用辛熱之藥,竭其陰氣,助其亢陽,使之面紅、目赤、氣塞、痰壅、脈洪、膚燥,當耆艾之年,而加以焚如之慘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現(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
  • 作者:
    張振鑒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