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小童上達(dá),年十六,忽面大腫,足也微腫,喘息不安,此脾虛濕氣壅盛所致。酒芩、桑白皮、防風(fēng)、葶藶子、陳皮、羌活、升麻、甘草、澤瀉、白術(shù),此上下分消法也。服后腫勢稍退,但正氣甚虛,以六君子湯加麥芽、澤瀉調(diào)理而安。一日因多飲食,且感風(fēng)寒,痰涌吐逆,見鬼面掉,手足角弓反張,唇口色黑,勢極危急,此癇癥也。以膽星、半夏、天麻、僵蠶、橘紅、炙甘草、枳實、麥芽、白術(shù)、紫蘇子、杏仁、前胡、白茯苓,姜三片,水煎飲之一劑而愈,此后再不復(fù)發(fā)。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小童上達(dá),年十六,忽面大腫,足也微腫,喘息不安,此脾虛濕氣壅盛所致。酒芩、桑白皮、防風(fēng)、葶藶子、陳皮、羌活、升麻、甘草、澤瀉、白術(shù),此上下分消法也。服后腫勢稍退,但正氣甚虛,以六君子湯加麥芽、澤瀉調(diào)理而安。一日因多飲食,且感風(fēng)寒,痰涌吐逆,見鬼面掉,手足角弓反張,唇口色黑,勢極危急,此癇癥也。以膽星、半夏、天麻、僵蠶、橘紅、炙甘草、枳實、麥芽、白術(shù)、紫蘇子、杏仁、前胡、白茯苓,姜三片,水煎飲之一劑而愈,此后再不復(fù)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