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治心腹灸刺法

    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shí)大而數(shù),此為可治,春當(dāng)刺中沖,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bǔ)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此是手心主包絡(luò)經(jīng)也)又當(dāng)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腎心痛,先取京骨昆侖,針不已,取然谷。

    胃心痛,取大都太白。

    脾心痛,取然谷太溪。

    肝心痛,取行間太沖。

    肺心痛,取魚際太淵。

    心痛引腰脊,欲嘔,刺足少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

    心痛腹脹,澀澀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少腹?jié)M,上下無常處,溲便難,刺足厥陰。

    心痛,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

    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cè),上脘主之。

    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沖冒,死不知人,中脘主之。

    心腹中猝痛,石門主之。

    心疝暴痛,取足太陰。

    心懊 ,微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心痛如錐刀刺,氣結(jié),灸膈俞七壯。

    心痛冷氣上,灸龍頷百壯,在鳩尾頭上行一寸半,不可刺。

    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

    心痛暴惡風(fēng),灸巨闕百壯。

    心痛堅煩氣結(jié),灸太倉百壯。

    心痛,灸臂腕橫紋,三七壯,又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猝心痛,灸手中央長指端,三壯,又橫度病患口折之,以度心厭下,灸度頭三壯,心疝激痛難忍,灸巨闕及左右一寸,并百壯,又以繩度頸及度脊如之,令正相對,凡灸六處,猝心腹?jié)M痛,灸乳下一十七壯,又灸兩手大拇指內(nèi)邊,爪后第一紋頭,各一壯,又灸兩手中央長指爪下一壯,愈。

    腹結(jié),主繞臍痛搶心。

    腹痛,針灸沖門,主寒氣滿腹中,積痛疼淫濼。

    間使,主寒中少氣。

    隱白,主腹中寒冷氣,脹喘。

    復(fù)溜,主腹厥痛。

    水分石門,主少腹中拘急痛。

    巨闕上腕石門陰蹺,主腹中滿,暴痛汗出。

    中極,主腹中熱痛。

    行間,主腹痛而熱上拄心,心下滿。

    太溪,主腹中相引痛。

    涌泉,主少腹痛。

    豐隆,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