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總錄》 小兒下痢后脫肛

    論曰肛門者,大腸之候,若小兒大腸虛冷,久痢不已, 氣于下,里急后重,或致用力,則其氣下墜,故令肛門脫出,是為下痢脫肛之病。

    治小兒腹中積冷,脫肛疼痛不入。鱉頭丸方

    鱉頭(炙焦) 皮(炙焦各一枚) 磁石( 醋淬七遍四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酒空腹下。三歲以上,稍增丸數(shù)。

    治小兒下痢久不瘥,肛腸下脫方

    用大蜘蛛濕紙裹,燒焦存性,入麝香少許,同研細(xì),先用溫湯淋洗肛邊,軟帛 干,摻藥敷之立效。

    治小兒痢后,腸頭脫出。蚺蛇膽丸方

    蚺蛇膽(去皮湯浸軟一枚) 烏梅(焙干七枚) 蕪荑仁(炒研) 黃連(去須各一兩)

    上四味,搗研三味為細(xì)末,以蚺蛇膽和搗,如硬更加煉蜜少許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日三,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脫肛。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炙各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早晚食前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因患瀉痢后,脫肛不得收。地龍散方

    地龍(炒) 干姜(炮) 當(dāng)歸(切焙) 縮砂仁(各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生蜜少許和,熱酒調(diào)下、日三。

    治小兒脫肛,先用洗藥。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 藜蘆 槐白枝 苦參 蕪荑仁 白礬(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用半兩,水三升,煎取一升,密室中洗肛門,一日一度,仍敷后方黃 散。

    治小兒脫肛,洗后。黃 散敷方

    黃 (銼炒三分) 附子(去皮臍生用) 桑黃(蜜炙熟各一兩) 白礬(燒灰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以新綿 、藥敷之,更以手 入腸頭。

    治小兒脫肛。方

    莨菪子(炒) 橡實(五枚) 曼陀羅(一枚)

    上三味,搗羅為末,干摻在上,以手按入,續(xù)令嚏噴,更不脫下。

    治小兒脫肛。鱉頭散方

    鱉頭(一枚燒灰存性) 莨菪子(炒三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先以新磚一片燒赤,以醋半升潑之,候冷熱得所,即摻藥于磚上坐之,三兩次即瘥。

    治小兒久痢,腸頭挺出。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蚺蛇膽(半兩) 蕪荑(一兩微炒)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