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總錄》 息賁

    論曰凡積氣在右脅下,復大如杯者,肺積也,氣上賁沖,息有所妨,名曰息賁。此本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而不受。邪復賁于肺,故結為積,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壅,所以然者,肺主氣,外合于皮毛,今肺氣留積,故有寒熱喘咳肺壅之病。

    治肺積息賁氣脹滿,咳嗽涕唾膿血,桑白皮湯方

    桑根白皮(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各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招耐硎城案饕弧?/p>

    治肺積息賁,上氣胸滿咳逆。枳實湯方

    枳實(去瓤麩炒) 木香 檳榔(銼) 甘草(炙銼) 吳茱萸(湯浸焙干炒) 葶藶(銼) 丁香(各三分)

    上八味,搗羅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用炒豆煎湯下,空心日午夜臥各一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是中醫(yī)臨床治療學的基本讀物,歷來稱為經典著作,所以書內所用方劑又稱為經方。近代著名中醫(yī)曹穎甫,名 家達,號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醫(yī)專宗張仲景,深研這二部書,以善用經方聞于時。生平醫(yī)案,曾由其門人姜佐齡輯錄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門的個別治驗,搜集見聞,發(fā)揮心得,逐案說解、闡發(fā),以佐證曹氏辨證施治的確切。通過曹氏審閱后,復逐案加以評語,師生商討,從實踐到理論,相互琢磨,名其書曰《經方實驗錄》,由千頃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來,讀者對本書的需要仍繁,我們現(xiàn)在重加整理,刪去其說解蕪冗者,修飾其詞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計九十二案,內有十六案,標明為附列門人醫(yī)案?!耖g中醫(yī)志愿編撰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祿、徐師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張三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