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人跌撲斗毆,內(nèi)傷其血。復(fù)輕生投水,外著于寒,血得寒而凝結(jié),寒得血而入深,未有能生者也。治法先祛其寒,繼逐其瘀。祛寒用麻桂溫經(jīng)湯,逐瘀投紫金丹。若遲延日久,則氣滯血凝,筋脈拘緊,手足攣拳,必致不治,急服大神效活絡(luò)丹,冀其漸漸疏通,或可挽回。若婦人懷孕受傷,不可妄投傷藥,恐傷胎元,反為不美。宜服安胎和氣飲,稍加祛瘀生新之劑,使氣血和,而痛自止矣。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人跌撲斗毆,內(nèi)傷其血。復(fù)輕生投水,外著于寒,血得寒而凝結(jié),寒得血而入深,未有能生者也。治法先祛其寒,繼逐其瘀。祛寒用麻桂溫經(jīng)湯,逐瘀投紫金丹。若遲延日久,則氣滯血凝,筋脈拘緊,手足攣拳,必致不治,急服大神效活絡(luò)丹,冀其漸漸疏通,或可挽回。若婦人懷孕受傷,不可妄投傷藥,恐傷胎元,反為不美。宜服安胎和氣飲,稍加祛瘀生新之劑,使氣血和,而痛自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