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姜黃湯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姜黃湯別名

    姜黃散

    處方

    姜黃1兩3分,藿蘆(銼)1兩,鶴虱(微炒)1兩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蛔蟲心痛,喜吐水,沖刺痛不可忍,或不能食,面黃腹?jié)M。

    用法用量

    姜黃散(《普濟方》卷二三九)。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六《名家方選》:姜黃湯處方

    防風5分,獨活5分,桂枝3分,芍藥3分,櫻皮3分,姜黃3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

    諸頭項痛,引肩背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名家方選》《圣濟總錄》卷十三:姜黃湯別名

    姜黃散

    處方

    姜黃1兩,沉香(銼)3分,黃耆(銼)1兩,桂(去粗皮)半兩,延胡索3分,人參3分,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芎3分,防風(去叉)3分,芍藥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訶黎勒(煨去皮)半兩。

    制法

    上藥除杏仁外,為粗末,入杏仁和勻。

    功能主治

    風消,四肢無力,胸膈煩悶。

    用法用量

    姜黃散(原書卷八十七)。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三《傷科方書》:姜黃湯處方

    桃仁、蘭葉、丹皮、姜黃、蘇木、當歸、陳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

    一切跌打。

    用法用量

    水、酒、童便煎服。

    摘錄《傷科方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厚樸1斤(去皮,切),棗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制法上先入鍋內(nèi)猛火炒勻,攪,候紫焦傾出,為粗末。每藥末1斤,入良姜4兩,干姜4兩(炮裂)、神曲4兩,同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脾胃,增進飲食。主用法用量每服......
  • 處方羊蹄根、草烏頭。功能主治一切風癬及諸般癬瘙癢,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凈拂多人行磚,上滴好醋,先磨草烏頭約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發(fā)癢,以指點藥抹之,仍吃煮腎散相為表里。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七......
  • 處方川雞頭半兩(燒為灰),膩粉1分,龍腦1分。制法上為末。以黃牛膽汁調(diào)成膏,以瓷器盛。功能主治中風口噤不開。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溫酒調(diào),拗開口灌之,不拘時候,續(xù)以豆淋酒投之。摘錄《圣惠》卷十九......
  • 處方香附4兩(炒),當歸尾1兩2錢(炒,用尾),五靈脂1兩(炒)。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婦人血崩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錢,醋湯調(diào),空心服。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八......
  • 別名茱萸湯處方甘草2兩,人參2兩,桂心2兩,茱萸1升,生姜1斤,半夏1升。功能主治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追得之,氣下縱縱,沖心胸臍間,筑筑發(fā)動有時,不治殺人。大氣上奔胸膈中,諸病發(fā)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荏便悁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jié)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