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朱肱曰。此是厥陰癥?;虿』加泻?。復(fù)發(fā)其汗。胃中冷。及因發(fā)汗后身熱。重發(fā)其汗。
胃中虛冷。故吐蛔。先用理中丸次烏梅丸。
龔信曰。傷寒有不必厥逆。但吐蛔者。雖有大熱。忌下涼藥。犯之必死。蓋胃中有寒。則蛔不安其所而上膈。大兇之兆也。急用理中湯。加烏梅二個。川椒十粒。煎服。待蛔定。卻以小柴胡湯退熱。
李中梓曰。吐蛔而渴。理中湯加大黃入蜜利之。
陶華曰。吐蛔。若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湯。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若見吐蛔者。雖有大熱。忌用寒涼。蓋胃中有寒。陽氣弱極。則蛔逆而上此大兇之兆也。急用炮姜理中湯。加烏梅二個?;ń芬欢!Iw蛔聞酸則靜。見苦即安也。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里癥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太陰腹?jié)M而吐。食不下。厥陰饑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不能食。而太陰則滿。厥陰則饑。同是一吐。
而太陰吐食。厥陰吐蛔。此又主脾主肝之別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fù)時煩。此非臟寒?;咨先肫潆酢9薀?。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茁勈吵舫?。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戴原禮曰。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癥吐蛔者。蓋胃中空虛。
既無谷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癥如何。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醫(yī)一人。陽黃吐蛔。
又大發(fā)斑。陽毒癥口瘡咽干。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癥矣。
王肯堂曰?;棕收?。其人手足冷而吐蛔也。臟厥者死。陽氣絕也?;棕孰m厥而煩。吐蛔已則靜。
不若臟厥之躁無暫安時。病患臟寒胃虛?;讋由想酢B勈吵魟t出。因而吐蛔。舌燥口干。常欲冷凍飲料浸口不欲咽。蛔上煩躁?;鑱y欲死。兩手脈沉遲。足冷至膝。甚者連蛔并屎俱出。大便秘而不行。此癥雖險。都可救治也。
鰲按。戴氏陽癥吐蛔之說。往往有之。醫(yī)者不可不察。而動以桂、附、干姜等熱劑與之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朱肱曰。此是厥陰癥?;虿』加泻?。復(fù)發(fā)其汗。胃中冷。及因發(fā)汗后身熱。重發(fā)其汗。
胃中虛冷。故吐蛔。先用理中丸次烏梅丸。
龔信曰。傷寒有不必厥逆。但吐蛔者。雖有大熱。忌下涼藥。犯之必死。蓋胃中有寒。則蛔不安其所而上膈。大兇之兆也。急用理中湯。加烏梅二個。川椒十粒。煎服。待蛔定。卻以小柴胡湯退熱。
李中梓曰。吐蛔而渴。理中湯加大黃入蜜利之。
陶華曰。吐蛔。若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湯。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若見吐蛔者。雖有大熱。忌用寒涼。蓋胃中有寒。陽氣弱極。則蛔逆而上此大兇之兆也。急用炮姜理中湯。加烏梅二個?;ń芬欢!Iw蛔聞酸則靜。見苦即安也。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里癥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太陰腹?jié)M而吐。食不下。厥陰饑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不能食。而太陰則滿。厥陰則饑。同是一吐。
而太陰吐食。厥陰吐蛔。此又主脾主肝之別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fù)時煩。此非臟寒?;咨先肫潆酢9薀?。須臾復(fù)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茁勈吵舫?。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戴原禮曰。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癥吐蛔者。蓋胃中空虛。
既無谷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癥如何。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醫(yī)一人。陽黃吐蛔。
又大發(fā)斑。陽毒癥口瘡咽干。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癥矣。
王肯堂曰?;棕收?。其人手足冷而吐蛔也。臟厥者死。陽氣絕也?;棕孰m厥而煩。吐蛔已則靜。
不若臟厥之躁無暫安時。病患臟寒胃虛?;讋由想酢B勈吵魟t出。因而吐蛔。舌燥口干。常欲冷凍飲料浸口不欲咽。蛔上煩躁?;鑱y欲死。兩手脈沉遲。足冷至膝。甚者連蛔并屎俱出。大便秘而不行。此癥雖險。都可救治也。
鰲按。戴氏陽癥吐蛔之說。往往有之。醫(yī)者不可不察。而動以桂、附、干姜等熱劑與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