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六書》 制藥法

    作者: 陶華

    一用附子,去皮臍,先將鹽水、姜汁各半盞,用沙鍋煮七沸,后入黃連、甘草各半兩,再加童便半盞,再煮七沸。住火良久,撈起入瓷器盛貯,伏地氣一晝夜,取出曬干,以備后用,庶無毒害。

    頂圓臍正,一兩一枚者,佳。此為良法。

    一用川大黃,須錦紋者,佳。銼成飲片,用酒拌均,燥干,以備后用,不傷陰血。如年壯實(shí)熱者,生用,不須制之。此為良法。

    一用麻黃,去節(jié),先滾醋湯略浸片時(shí),撈起,以備后用,庶免太發(fā)。如冬月嚴(yán)寒,腠理致密,當(dāng)生用者,不須制之。此為良法。

    一用茱萸,將鹽水拌均,炒燥,以備后用,庶無小毒。此為良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