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等軸晶系礦物砷華的礦石:或?yàn)閱涡本档V物中的毒砂,或雄黃等含砷礦石的加工制成品。
『常用名』人言、人信、紅礬、中方。
『產(chǎn)地』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炮制方法』將紅棗破開去核,投入數(shù)粒信石包好,放入爐火上焚燒至出白煙取出揀去雜炭即得。
『用量』0.002克,入丸、散用。
『貯存』裝入瓷瓶?jī)?nèi)加蓋,防潮,專人、專柜保管。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yàn)尸體后所見,提出對(duì)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來源』本品為等軸晶系礦物砷華的礦石:或?yàn)閱涡本档V物中的毒砂,或雄黃等含砷礦石的加工制成品。
『常用名』人言、人信、紅礬、中方。
『產(chǎn)地』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炮制方法』將紅棗破開去核,投入數(shù)粒信石包好,放入爐火上焚燒至出白煙取出揀去雜炭即得。
『用量』0.002克,入丸、散用。
『貯存』裝入瓷瓶?jī)?nèi)加蓋,防潮,專人、專柜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