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葛根橘皮湯

    《外臺秘要》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湯處方

    葛根6克 橘皮6克 杏仁6克(去尖,皮)麻黃6克(去節(jié))知母6克 黃芩6克 甘草6克(炙)

    制法

    上藥七味,切。

    功能主治

    治冬溫,壯熱而咳,肌膚發(fā)斑,狀如錦紋,胸悶作嘔,但吐清汁者。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摘錄《外臺秘要》卷四引《小品方》《外臺》卷四引《小品方》:葛根橘皮湯別名

    葛根散、葛根湯、葛根陳皮湯

    處方

    葛根2兩,橘皮2兩,杏仁2兩(去尖皮),麻黃2兩(去節(jié)),知母2兩,黃芩2兩,甘草2兩(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fā),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fā)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時(shí)氣2-3日不解,頭痛,壯熱惡寒。

    用法用量

    葛根散(《圣惠》卷十五)、葛根湯(《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葛根陳皮湯(《永類鈐方》卷八)。

    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冬月腠理閉密,故用麻黃以發(fā)表;肌屬陽明,故用葛根以解?。豢葹榉螝獠焕?,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氣;悶為心膈有熱,故用黃芩、知母以清熱;辛甘發(fā)散為陽,故佐以甘草,且調(diào)諸藥而和中也。

    摘錄《外臺》卷四引《小品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硫黃5錢,蕪荑仁(炒)5錢,黃連5錢,輕粉1錢,巴豆5粒(去油)。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疳積疳勞,肚大虛腫。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煎姜蘇湯溫服。注意忌食生冷。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
  • 處方參葉5錢,金櫻子(去核)1兩,山楂肉2兩,麥芽1兩,建蓮4兩,五谷蟲2兩,茯苓1兩,芡實(shí)1兩,薄橘紅1兩,白術(shù)2兩,使君子5錢,肥知母1兩,雞內(nèi)金1兩,砂仁5錢,青皮1兩,地骨皮1兩(炙)。制法上為細(xì)末,蓮子粉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肥......
  • 《不居集》上集卷十九:保精湯處方芡實(shí)1兩,山藥1兩,蓮肉5錢,茯神5錢,棗仁2錢,人參1錢。功能主治夢遺精滑。用法用量《吳山散記》:水煎服。先將藥湯飲之,后加白糖五錢拌勻,連滓同服。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九《古今醫(yī)鑒》卷八:保精湯處方當(dāng)歸(......
  • 處方薊茅根60g,雞內(nèi)金6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柏子仁12g,生地15g,冬瓜皮9g,陳葫蘆9g,車前子9g。功能主治養(yǎng)肝滋陰,利水消腫。主肝硬化腹水。摘錄《老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yàn)選編》......
  • 處方當(dāng)歸1錢,川芎1錢,枸杞1錢,蒼術(shù)(米泔制)1錢,白術(shù)(去蘆)1錢,密蒙花1錢,羌活1錢,天麻1錢,薄荷1錢,柴胡1錢,藁本1錢,石膏1錢,木賊1錢,連翹1錢,細(xì)辛1錢,桔梗1錢,防風(fēng)1錢,荊芥1錢,梔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錢。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