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味苦的干燥成熟種子。
『常用名』杏仁、光杏仁。
『產(chǎn)地』河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節(jié)』4~6月采收。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塵投入盆內(nèi),倒入開水蓋好,其皮鼓起,用手去皮,或用木板擦去皮,曬干,簸去皮。為增強溫肺散寒,則炒杏仁,將鍋燒熱,以去皮的杏仁投入鍋內(nèi)炒至黃色為度。為取其利氣減少滯滑,則制杏仁霜,取去皮的杏仁,研成細末篩過,用吸油草紙鋪在簸箕內(nèi)傾入杏仁末,放太陽下曬,以油透換紙,去盡其油方可。
『用量』3~9克。
『貯存』裝缸內(nèi)加蓋,防潮,防蟲,防走油變色。
備注:①開水泡的時間不能太長,趁熱去皮。②要晴天操作,否則去皮杏仁不能曬,發(fā)油變黃。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nèi)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味苦的干燥成熟種子。
『常用名』杏仁、光杏仁。
『產(chǎn)地』河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節(jié)』4~6月采收。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塵投入盆內(nèi),倒入開水蓋好,其皮鼓起,用手去皮,或用木板擦去皮,曬干,簸去皮。為增強溫肺散寒,則炒杏仁,將鍋燒熱,以去皮的杏仁投入鍋內(nèi)炒至黃色為度。為取其利氣減少滯滑,則制杏仁霜,取去皮的杏仁,研成細末篩過,用吸油草紙鋪在簸箕內(nèi)傾入杏仁末,放太陽下曬,以油透換紙,去盡其油方可。
『用量』3~9克。
『貯存』裝缸內(nèi)加蓋,防潮,防蟲,防走油變色。
備注:①開水泡的時間不能太長,趁熱去皮。②要晴天操作,否則去皮杏仁不能曬,發(fā)油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