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冷熱痢。
罌粟殼(一兩,赤用蜜炙,白不炙,赤白雜半生半炙) 橘皮 甘草(并如上法,各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以百沸湯七分盞,急用盞蓋之,候溫澄清者服。血痢,入烏梅一個。罌粟殼,《本草》不說治痢,近用之極效,其功不下地榆、黃柏、秦皮,但性緊澀,服之則嘔,不可不知。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冷熱痢。
罌粟殼(一兩,赤用蜜炙,白不炙,赤白雜半生半炙) 橘皮 甘草(并如上法,各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以百沸湯七分盞,急用盞蓋之,候溫澄清者服。血痢,入烏梅一個。罌粟殼,《本草》不說治痢,近用之極效,其功不下地榆、黃柏、秦皮,但性緊澀,服之則嘔,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