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茯苓湯

    作者: 陳言

    治憂怒兼并,氣攻血溢,停留胃管,噯聞血腥,嘔吐食飲;及妊娠中脘宿冷,冷血侵脾,惡聞食氣,病名惡阻。

    半夏(三兩,湯洗十次) 茯苓 熟地黃(各一兩八錢) 橘皮 細(xì)辛 人參 芍藥 川芎 旋復(fù)花 桔梗 甘草(炙,各一兩二錢)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有客熱煩渴口瘡者,去橘皮、細(xì)辛,加前胡、知母;腸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澀,去地黃,加大黃一兩八錢、黃芩六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