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礬白礬(燒灰,各一兩)白梅(七枚,捶碎)古文錢(十四文)上于瓷瓶內(nèi)盛水一盞,浸半日先洗凈液下,將藥半濕時涂之。
田螺(大生者一個)巴豆(去殼,一枚)膽礬(一豆許)麝香(少許)上將田螺以水養(yǎng)三日,出泥土,揭起靨,入膽豆麝在螺內(nèi),以線拴住,放瓷器內(nèi),次日化成水,凡用須五更時,將藥水以手自抹在兩腋內(nèi),不住手抹藥,直待腹內(nèi)欲行肺腑,卻住手,先要揀深達無人到處空地內(nèi)去大便,黑糞極臭是其證,以土濃蓋之,不可令人知之。如不盡再以藥水抹之,又去大便后,次日枯礬藥擦之,可去病根。
上以膽礬如琉璃者,半生半熟為細末,入膩粉少許同研,每用半錢,以生姜自然汁調(diào)藥,揩擦腋下,亦令十分熱痛則止。礬以無灰色石頭妙。
上用熱蒸餅一枚,擘作兩片,摻密陀僧細末一錢許,急挾在腋下,略睡少時,候冷棄之。如一腋有病,只用一半。葉元方平生苦此疾,來紹興偶得此方,用一次遂絕根。
上法去腋下毛,以甘遂半兩為末,用豬肉兩片薄批開,將甘遂摻肉上,午后貼放兩腋下,候明旦五更,濃煎甘草半兩為湯一碗服之,須臾通下臭氣。
上用活田螺一個,以好麝香少許,安于田螺內(nèi),卻埋于露天地上,不可雨打,待七七四十九日取出,看患處,凈洗拭干,用墨搽之,卻再洗,看有黑處是竅子,用田螺汁點之,兩度立愈。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礬白礬(燒灰,各一兩)白梅(七枚,捶碎)古文錢(十四文)上于瓷瓶內(nèi)盛水一盞,浸半日先洗凈液下,將藥半濕時涂之。
田螺(大生者一個)巴豆(去殼,一枚)膽礬(一豆許)麝香(少許)上將田螺以水養(yǎng)三日,出泥土,揭起靨,入膽豆麝在螺內(nèi),以線拴住,放瓷器內(nèi),次日化成水,凡用須五更時,將藥水以手自抹在兩腋內(nèi),不住手抹藥,直待腹內(nèi)欲行肺腑,卻住手,先要揀深達無人到處空地內(nèi)去大便,黑糞極臭是其證,以土濃蓋之,不可令人知之。如不盡再以藥水抹之,又去大便后,次日枯礬藥擦之,可去病根。
上以膽礬如琉璃者,半生半熟為細末,入膩粉少許同研,每用半錢,以生姜自然汁調(diào)藥,揩擦腋下,亦令十分熱痛則止。礬以無灰色石頭妙。
上用熱蒸餅一枚,擘作兩片,摻密陀僧細末一錢許,急挾在腋下,略睡少時,候冷棄之。如一腋有病,只用一半。葉元方平生苦此疾,來紹興偶得此方,用一次遂絕根。
上法去腋下毛,以甘遂半兩為末,用豬肉兩片薄批開,將甘遂摻肉上,午后貼放兩腋下,候明旦五更,濃煎甘草半兩為湯一碗服之,須臾通下臭氣。
上用活田螺一個,以好麝香少許,安于田螺內(nèi),卻埋于露天地上,不可雨打,待七七四十九日取出,看患處,凈洗拭干,用墨搽之,卻再洗,看有黑處是竅子,用田螺汁點之,兩度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