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主養(yǎng)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瀉 ,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瘡痔,女子崩中漏下,產(chǎn)難,胞衣不出。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不饑,輕身延年。生濟南,射陽及太山之陰,采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