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傷折疼痛(附論)

    作者: 朱梓

    凡筋骨傷折疼痛。人之一身。血榮氣衛(wèi)。循環(huán)無窮?;蚪钊夤枪?jié)誤致傷折。則血氣瘀滯疼痛。倉卒之間。失于條理。所傷不得完。所折不得續(xù)。輕者肌膚腫。重者髀臼挫脫。治法宜先整其骨折之所。然后施貼封裹之劑。

    麒麟竭散

    (出圣濟總錄)

    治筋骨損傷疼痛。

    麒麟竭沒藥(研)自然銅(醋淬七次研)赤芍藥當歸(切焙)白芷蒲黃大黃(生用各半兩)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各一兩)骨碎補(去毛炒二兩)干荷葉(三分)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

    附子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傷折。疼痛不可忍。

    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銼微煨)芎桂心沒藥澤蘭亂發(fā)灰檳榔(各一兩)敗龜(涂醋炙微黃)虎脛骨(涂醋炙微黃各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麝香(一分細研)上為細末。入麝香研勻。不拘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桃仁散

    (出圣惠方)

    治傷折疼痛。接骨止痛。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當歸(銼微炒)延胡索生干地黃芎(各一兩)川大黃(銼研微炒)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二兩)亂發(fā)(如雞子大)川椒(半兩去目及合口者微炒出汗)上為細末。用酒二升。先煎發(fā)并阿膠如糖。用綿濾去滓。然后下諸藥末。調勻焙干。搗細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效。

    趁痛散

    (出德生堂)

    治男女跌傷。疼痛不可忍者。

    草烏(炮治碎別炒入藥)白芷川芎(各一兩半)炒當歸(二兩)炒烏藥(五兩)乳香(半兩)紫金皮(大塊童子小便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用半斤)沒藥(半兩)南星(半斤)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或半錢。溫酒調服。病在上食后。病在下食前服。

    當歸散

    (出圣惠方)

    治傷疼痛。青腫滯血。

    當歸(銼微炒)桂心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銼碎微炒)赤芍藥(各一兩)敗蒲(二兩燒灰)沒藥骨碎補(各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

    日三四服。

    桂附散

    (出御藥院方)

    治因傷損后。筋骨疼痛。

    桂(去粗皮)附子(生去皮臍)白礬細辛(去苗葉)白芷(各二兩)五加皮桑葉(各二兩)上為散。每服二兩。入連根蔥白十莖。水一斗。煎四五沸。候冷淋渫洗立效。

    地黃金粉煎

    (出圣惠方)

    治傷折筋骨。疼痛不止。宜散瘀血。理新血。續(xù)新

    筋骨。止疼痛。

    生地黃(三斤凈洗令干卻入酒內(nèi)浸二復取出紙袋盛火焙令干為度)天雄(二兩炮制去皮臍)桂心當歸芎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各一兩)上為末。入金粉內(nèi)和勻。

    用酒一斗。以文武火煎成稠煎。每日空心、午前、夜臥時。各以酒調下匙頭。

    當歸血竭散

    (出圣惠方)

    治傷折筋骨。疼痛不可忍。

    麒麟竭(另研)沒藥(另研)當歸赤芍藥桂(各一兩)白芷(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應病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折傷后。為血氣所侵。手足疼痛。

    破故紙(一斤半炒一斤)生蒼術(一斤)骨碎補(一斤去毛)舶上茴香(十二兩炒)穿山甲(去膜皮炒脹為度紫灰亦可)生草烏(一斤銼如麥大)上鋤草烏一斤。用生蔥連皮。

    生姜各二斤擂爛。草烏一處淹兩宿。焙干。連前藥一處焙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湯送下。忌熱物。

    內(nèi)固接骨丹

    (出圣惠方)

    治傷折疼痛。

    古字錢(二兩先于火內(nèi)燒令通赤醋淬如此十度)自然銅古硫黃(各一兩)以上三味為末。入車瓶子內(nèi)。以坯子泥封瓶口。候干。倒下放火燒令通赤。俟冷取出。搗勻。入水銀一兩。同研水銀星盡。后用白薄紙裹藥似球子。后以藥入臼內(nèi)。滴水爛搗。裹藥球入糠火內(nèi)燒七日。冷了出之。細研后。入。

    朱砂末麝香末犀角末(各一分)上研令勻搗。生地黃絞取汁。于銀器中熬為膏。

    和藥末。丸如酸棗大。如有患病者。以溫酒半盞。入地黃膏一錢。攪勻。下藥一粒。服后如吐青綠水?;驗a青綠水三二合。勿怪。是病已出也。更易頻服。以瘥為度。

    接骨如神散治傷骨損折疼痛者。

    水蛭(糯米炒黃去米)白綿(燒灰)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等分)血余(童子小發(fā)十五團燒灰)上為末。五十以上服一錢。二十以下服半錢。小兒服半字。溫酒調下。

    接骨散

    (出圣惠方)

    治傷折痛疼。

    栗黃(一斤曬干)雄黃豆(半斤)沒藥(二兩)麝香(半兩細研)桑根白皮(一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以醋一中盞。煎至半盞。用漿水二合解服。不過三服。疼痛即止。

    筋骨藥治一切疼痛及諸風。

    川烏(一個)草烏(二兩去皮生用)乳香當歸天麻(各半兩)虎骨(醋炙)沒藥自然銅芍藥川芎萆獨活(各一兩)上為細末。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數(shù)丸。溫酒下。

    干地黃散

    (出千金方)

    治骨折筋斷傷疼痛者。

    熟地黃當歸羌活(一方用獨活)苦參(各等分)上咀。每服七錢。白水煎服。

    或為末。酒調下。

    海桐皮散

    (出圣惠方)

    治傷折。辟外生風疼痛。

    海桐皮(銼)黑豆(炒熟)附子(泡制去皮臍各一兩)防風(二兩去蘆頭)上為細末。

    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傷折疼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當歸(一兩)白芷桂心吳茱萸(各一兩)上為粗末。銼生龜一枚。入藥搗令勻。

    用封裹傷折處。

    至圣黑龍丹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筋骨損傷疼痛。

    米粉(四兩于銀器內(nèi)炒成塊子黃色放冷研為細末后入二味)乳香(細研)沒藥(研細各半兩)上研極細。每用以好酒或醋調如膏。攤在紙花上。貼患處。

    紫金散

    京三棱(銼炒黑色)連翹(半兩)黃(三錢)甘草(炙三錢)羌活(半兩)上為粗末作一服。水一盞煎。去滓。食后服。

    飲蛇龜酒

    (出圣惠方)

    治一切筋骨肌肉折。疼痛。

    飲蛇龜(一枚)糯米(五升蒸作釀飯)好酒(二斗)上為銼龜釀飯。同入酒甕中。

    封七日。每用暖一盞服之。日三五服。

    雙靈膏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筋骨肌肉疼痛。

    良姜(一兩炒銼)白芥子(半兩微炒)上為細末。每用藥二錢半。頭白面半兩。水調成膏。攤在紙上。貼患處。

    沒藥散

    (出圣濟總錄)

    治墜折傷損。疼痛不可忍者。

    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延胡索當歸(切焙)甜瓜子(各一兩)丹砂(研半兩)上為細散拌勻。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又取藥散二三錢。以黃米作粥。攤作餅子。糝藥散在上。

    用貼痛處。以帛封扎定。一二日換佳。

    治折骨傷筋。痛不可忍。

    (出集驗良方)生地黃藏姜瓜舊糟(各一斤)赤小豆(半斤)生姜(六兩)上研爛。同炒勻令熱。水布帛裹罨傷處。用杉板夾縛。不過三日。令安。

    圣靈丹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打撲傷損。及折傷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五錢)烏梅(五個去核)白米(一捻)萵苣子(大盞炒黃取二兩八錢)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十丸。細嚼熱酒下。如痛再服。一方米湯送下。病在上食后。

    在下食前。

    托里煎

    黃白茯苓(各一兩)甘草(半兩)乳香(一錢另研)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酒半盞。

    慢火煎成膏子。再入酒一盞。調勻溫服。

    蓬莪湯治傷撲疼痛。

    莪術(五錢)沒藥(一兩)當歸(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日三。若為細末。熱酒調下亦得。一方無沒藥。

    烏梅煎

    (出肘后方)

    治折傷疼痛。墮作瘀血方。

    用烏梅五升去核。以飴糖五升煮。稍稍食之自消。一方烏梅煎湯。調百草霜服。

    又方

    取茅連根葉搗。絞取汁一二升服之。不過三四服愈。冬用根。

    太岳活血丹

    (出和劑局方)

    治男子婦人。外傷內(nèi)損。狗傷蟲咬。車馬撲墜。

    手足折傷。一切疼痛。腹中血瘀。刺脅筑心。左癱右瘓。走注疼痛。癰疽痔漏。及婦人

    冷氣入腹。血脈不流通。產(chǎn)后敗血。灌注四肢。及吹乳腫痛。血氣撮痛病。宜服之。

    花桑根(如臂大者燒灰盡浸米泔中焙干)栗楔(栗實一球三顆之扁者薄切日干各一斤)細墨(半斤一半用蓖麻子三兩細研涂墨涂盡黃紙包泥固濟干灰火五十七次燒赤冷地上出火兩時一半用醋化煙沙涂墨上火多令干燥)皂角刺(一斤燒赤淬中炙干)大黑豆(一斤濕布揩去垢黑皮焙干)亂發(fā)(二斤皂角水洗凈用清油二斤炒頓捻看脆即止為末)乳香(四兩通明滴乳香細研入米醋一碗熬熱)硼砂(三兩洗凈者醋化涂墨上)上為末。杵三千下。丸如彈子大。

    醋糊丸。重者一丸。輕者半丸。以無灰酒一盞。乳香一豆大。先磨乳香。次磨藥盡。煎三五沸。臨臥溫服。以痛處就床。欲汗則覆被。仍用藥涂傷處。切忌一切動風物。再服入當歸末一錢。孕婦勿服。一方無硼砂。

    治折傷

    。

    取栝蔞根以涂。重布裹之。熱除痛即止。

    熟干地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遠年傷折。近因風氣不和。舊傷處疼痛不忍。

    熟地黃(焙干四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牛膝(去苗酒浸焙各兩半)苦參(細銼焙干)菟絲子(酒浸焙干)肉蓯蓉(酒浸切焙)萆(炒各一兩)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一兩)訶黎勒(煨熱去核半兩)升麻(三分)上除杏仁外。搗細為末。入杏仁別搗。

    再羅勻。煉蜜和搗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治折傷。

    以水獺一個。入罐子內(nèi)以泥固濟。放干燒灰細末。以黃米煮粥。于傷折處攤。以水獺末一錢上糝。便用帛子裹系。立止疼痛。

    治折傷止痛化血。

    (出本草)取能。生搗其肉及血敷之。(能即三足鱉也)

    治傷折跌筋骨。生肌破血。

    (出本草)用每月王日。酒水煮濃汁飲之。

    治折傷先用止痛湯法。

    (出本草)搗白礬為末。每用一匙匕。沸湯一碗沖了。以手拍蘸。乘熱熨傷處。立時止。然后排整筋骨貼藥。

    治斷指

    (出本草)以蛇含膏封之。抱樸云。連已斷之指。

    治刀筋及折傷。

    (出朱氏集驗方)上用烏狗血和酒。連吃數(shù)碗。蓋犬血能去惡血也。淮西總管李貴。見效邕莞易。因會之于南樓。墜樓者二十余人。亦以此收功。

    治折傷

    用(音甜)菜搗敷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