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閃肭(附論)

    作者: 朱梓

    凡舉動不慎。為外物所擊。致死折腕者。筋骨損。血氣蹉跌?;蛄舴e。或瘀腫疼痛。宜速治之。外則敷貼肌肉。內(nèi)加調(diào)養(yǎng)營衛(wèi)之劑。則肢體可完矣。

    補痛丸治閃肭筋骨諸痛。

    川芎附子赤小豆(各三兩)乳香沒藥(三錢)赤土蘇木(各三錢)降真香木鱉草烏(各三錢)烏藥(三錢)上為細(xì)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四十丸。用酒送下。

    取溫暖為度。

    (出德生堂)

    治墜墮閃肭。氣滯腰疼之癥。

    子(半兩)沒藥(三錢另研)杜仲(去粗皮半兩)乳香(三錢半另研)破故紙(炒半兩酒浸一兩炒)威靈仙(凈洗半兩)八角茴香(二兩)川楝子(二十一個去核七個用巴豆仁炒七個用海金沙二錢炒七個班毛去毒炒候用)芍藥(半兩)牽牛(四兩止取頭末每一兩炒取二錢)穿山甲(四兩蛤粉炒)吳茱萸(洗凈再炒半兩)上細(xì)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用鹽湯下。干物壓之。

    治破血出不止方。

    (出圣濟(jì)總錄)用燈心爛嚼。和津唾貼之。或用帛裹縛之。血立止。

    療被打青腫方。

    (出圣惠方)以水磨桂涂之。赤則以墻中朽骨磨涂之。立效。

    又方

    (出圣惠方)

    治墜墮瘀血不散。肉色青黑。

    取釜臍下土。為細(xì)末涂之。一方深掘灶中心好土三升。于鐺以水拌熬熱。以青布裹于痛處熨之。冷即頻易。

    又方

    用羊上臥之。

    治打撲傷損。

    (出海上名方)以炒松枝節(jié)磨。用無灰酒下。一方井花新水磨。涂患處?;蛴镁萍?。亦可服。

    治磕損年久爛者。

    (出本草)用茯女草葉。如天郎機一般細(xì)。用鹽些少安患處。二三伏時。即可。

    治打撲傷損。

    用糟和紅豆末炒熱。罨傷處。杉板夾之。

    治皮破。

    用燒鹽泡湯調(diào)四圍。蜜亦可。

    治一切打撲跌傷。肢體碎折者。

    用梧樹根上向陽皮銼碎。同酒糟一處搗爛。銚內(nèi)炒。若先將損骨拽上。次用藥乘熱濃敷。上卻用杉木片、杉木濃皮亦可夾住。以爛麻編繩。纏縛定勿動。以黃臘熔為丸。如梧桐子大。酒送百十粒。日二服。夜以甜瓜子炒焦色為末。酒調(diào)服。至三五十服不妨。

    治傷折及閃肭。折筋骨傷損。

    用骨碎補石上生者。如無用樹上生者。取其根拭其毛后。加生姜搗篩。以煮黃米粥和敷損處。

    治打撲傷損。及刀斧所傷。止血生肌定痛。

    用好降真香碾為細(xì)末。臨用看瘡口大小。干糝上便不疼。亦可作膿。或以好無灰酒同煎服尤佳。發(fā)背惡瘡等疾。洗去膿水。亦可干貼。須用結(jié)實色深者。

    治打撲傷損。出血不止。

    用紫蘇研爛安之。瘡口自平。一方以葉為末。干糝良。

    治打撲傷損。

    用牡蠣火數(shù)次為末。濃煎蘇木酒下四五錢。如損上體。則食后服。傷損在下。則食前服。

    治被打擊。頭面青腫方。

    用新雄羊肉。乘熱封之。

    又方

    以莨菪子為末。敷瘡上。一方用大黃末。水調(diào)涂之。

    治打撲傷損。

    以柑橘葉、白酒糟杵細(xì)。敷痛處。或燒地令紅。用醋并潑地上。急用薦鋪。令患人臥其上蒸出汗。內(nèi)則服藥。外則貼掩。則易安。

    治跌搏內(nèi)損?;钀灢恍颜摺?/p>

    用生料木香調(diào)氣散一貼。再加羌活、獨活、蓬莪術(shù)。用水一盞半。童子小便一盞。同煎。

    連進(jìn)三服。立效。

    治打撲傷損。

    以蔥新折者。便入爐火中煨。乘熱剝劈開。其開有涕。便將罨損處。仍多煨取續(xù)上易熱者。崔給事云。頃在澤潞。與李抱真并判官李相方以球杖球子。其軍將以杖相格。便乘勢不能止。因傷李相拇指。并爪甲擘裂。遽索金瘡藥裹之。強坐。頻索酒飲。至數(shù)杯已過量。而面色頻赤。斯須云已不痛。幾乎數(shù)度。用熱蔥并涕纏裹其指。遂畢笑語。

    金絲膏治打撲傷。止痛散血。

    上將松脂嫩者四兩。先熔二兩。傾入水中。候冷取出。將已入水者再熔成汁。謂之兩熟。

    卻以二兩生者。一處熔成汁。入麻油半兩。冬月多些。用油紙攤。隨所用大小貼之。

    治傷損成瘡中風(fēng)。亦治傷損成弓風(fēng)。

    以蜀椒面裹作餛飩?;抑信谥篃帷嚅g口封其瘡上。冷易熱者三五度。即愈。

    治諸傷損血氣。并心不省。

    白芷(一兩)大黃木通(各半兩)山梔(十個)百草霜(二錢)上為細(xì)末。

    每服三錢。蘇木湯下。血作潮熱。大艾煎湯醋調(diào)。

    治諸傷。便不通。

    豬苓滑石車前子(各半兩)天花粉(三錢)海金沙(二錢半)上為細(xì)末。麥門冬煎湯。大小便俱不通。生大黃末三錢。當(dāng)歸尾二錢。熟枳殼半兩。煎熱大黃末。入加童便酒煎。

    有潮熱。除酒用水。

    治傷紫眼。

    紫金皮小便浸七日。曬作末服。青腫黑紫色。用地黃姜汁調(diào)。不腫用蔥汁。閃腰痛用神曲火。紅酒溫服?;蚰┐缀推轿干㈩煌刺帯;蚨胖僦?。及蒔蘿末酒調(diào)。

    治打撲損。筋骨折傷。

    用胡量草搗篩。同松脂、乳香、花桑柴炭、亂發(fā)灰。同熬如彈子大。如有其病。以熱酒磨一丸服之。其痛疼立止。

    鬼代丹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打不痛。

    乳香沒藥無名異自然銅(火酢淬)木鱉子(去皮)地龍(各等分)上為細(xì)末。

    蜜丸如彈子大。酒送一丸。遇打著體不痛。

    治撲傷損。至折筋骨出者。須要揣骨歸正位。

    (出經(jīng)驗良方)五銖錢(十個火酢淬)乳香沒藥(各半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入麝香少許。

    空心溫酒調(diào)下。以食壓之。

    治一切打損刺傷。諸蟲咬。諸瘡口染著風(fēng)水毒。忽腫疼痛。如有一條紅線。隨脈

    上出。入臟腑。宜用此方。

    (出護(hù)命方)皂角子(半兩瓶內(nèi)過)麝香(一分)上為細(xì)末。先煮甘草、柳枝水淋洗拭干。著藥在瘡口中。用舊罩傘紙裹定。便效。

    治一切打撲折傷。腹中碎痛。血氣昏悶。大腑秘?zé)帷?shù)日不出。后宜服此方。(出護(hù)命方)桂心木香當(dāng)歸檳榔芍藥連翹荊芥穗(各一分)牡丹皮(去心半兩)牽牛大黃(酥炙香熟各一兩)上細(xì)杵。羅為末。每服二錢半。食后蔥湯調(diào)下。

    返魂神白散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打撲損傷。

    花乳石五斤(捶碎如皂子大)硫黃(六兩捶碎如皂子大)上用瓷合十一個。先入乳香。

    次入硫黃。一重重鋪盡。浮上用鴨舌草、(獨掃是也)赤石脂。和涂合子口縫。又用鹽泥固濟(jì)。

    勿令小有縫紋。用新磚一口。四面書金木水火字。中央書土字。上放合子。用炭火二秤燒之。

    耗及三分。漸漸去之。取出合子。地坑內(nèi)埋一宿。細(xì)研為末。但是方被刀傷雖至死者。于傷處糝藥。其血為黃水。更糝藥其人即活。更不疼痛。如婦人產(chǎn)后血暈至死。但心口微暖。即以童子小便調(diào)下一錢。取下惡血。如豬肝片。終身不患血風(fēng)氣。若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吐出。

    及隨小便出便立效。若牛角抵人腸出者。急內(nèi)入。以桑白皮縫合肚皮。于縫上糝藥可活。亦不得封裹。如內(nèi)損血入臟腑。熱煎童便及酒入少許。用一錢服之。此藥真神仙所傳。如逢仁德者傳之。

    神仙餅子

    (出宣明論)

    治一切打撲傷損。金石刀刃。血出不止者立效。此藥

    上無膿。退痂即便愈。

    烏魚骨(一兩五月五日前先準(zhǔn)備下)青薊草(一握一虎口人手取團(tuán)圓是也微炙)萵苣菜(一握)韭菜(一握)鍛石(四兩)上以五月五日未初。本人不語。將取三味同杵爛。

    次后下余藥味。杵得所。捏作餅子。曬干。用時施刮用敷之。

    正骨散(出穆氏家藏方)治打撲傷折。筋攣骨折。

    蘇木(四兩細(xì)研)當(dāng)歸(四兩洗焙)無名異(一兩)白萵苣菜(二兩)沒藥(半兩別研)乳香(半兩別研)上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再入酒半盞。和勻溫服。不拘時候。

    大活血丹(出衛(wèi)生家寶方)治打撲折傷。筋骨俱損。痛楚呻吟。瘀血不散。內(nèi)

    氣。轉(zhuǎn)側(cè)不得。或下惡血。皮膚青腫。破損傷風(fēng)。手足腰膝不能舉。及牛觸犬傷。刀斧

    所損。惡血凝結(jié)。疼痛不止。又治癰疽發(fā)背腦癰。一切惡毒瘡癤。每服一丸。濃煎蘇木

    酒磨下。忌一切動風(fēng)物一七日。婦人溫酒磨下。孕婦不可服。

    當(dāng)歸(二兩研為末)陳子(一兩半)沒藥(一兩別研)麻黃(一兩半去根節(jié))香墨(一兩生地黃(三兩研為末)芥菜子(一兩)香附子(二兩)芍藥(二兩)乳香(半兩別研)上用姜一片。取自然汁。熬當(dāng)歸、地黃末為膏。入眾藥末杵勻。丸如大彈子大。陰干。至妙至妙。

    中與活血方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打撲傷損等疾。神效。

    沒藥(一兩不焙別研)乳香(一兩不焙別研)麻黃(四兩切細(xì)炒黃色)五月蠶砂(二兩炒)菱角燒成灰(二兩)川歸(二兩切焙)五月桑條(燒灰秤二兩用五月五日收)土當(dāng)歸(二兩切焙)上為末。用生地、姜各二兩研細(xì)。入酒酢共一升。去滓。煮膏丸前藥如彈子大。

    每一丸。生地黃十寸。生姜三片。先研細(xì)。入酒一盞。去滓。入藥再研細(xì)。入酒半升。同煎三五沸。溫服便睡。須忌生冷油面。無鱗魚等物。及牛馬驢肉六十日。如牛馬等撲傷。用半丸灌之。亦效。

    補骨丹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打撲傷損。腰痛。

    山躑躅(三兩)何首烏(三兩酒浸)黃絲瓜(五兩燒灰)云母石(二兩研細(xì)入藥)自然銅(二兩醋淬取泡為度)上焙碾為末。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

    當(dāng)歸、乳香末。酒調(diào)送下。

    當(dāng)歸散治跌撲傷損。

    川芎(二兩)當(dāng)歸(二兩)沒藥(一兩別研)乳香(一兩別研)蘇木(一兩)上各銼為粗末。酒二升。水一升。同煎至升半。旋飲盡為度。后食臨臥服。服訖再根據(jù)方煎。常服如腫血散。即不用蘇木。極佳。

    六珍湯治跌損生血氣。常服至愈。

    川當(dāng)歸熟地黃白芍藥芎乳香(另研)沒藥(另研)上各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二錢。以酒調(diào)服。不拘時候。神效。

    傷損方

    自然銅(累累然相綴如亂絲者最佳一兩)上研細(xì)。水飛過。同當(dāng)歸、沒藥各半錢和勻。

    每服三錢。酒調(diào)頓服。仍以手摩痛處。衍義云。有人養(yǎng)折翅雁。飼以自然銅。后遂飛去。

    透骨丸治打撲傷損。閃肭筋骨。手足無力。四肢沉重。

    乳香(另研)沒藥(另研)川烏頭(生去皮臍)破故紙(瓦上炒熏)晚蠶砂川芎荊芥穗海桐皮自然銅(火酢淬上九味各一兩)草烏頭(生去皮臍三兩)赤小豆(一兩半)上件為末。酒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至二十丸。煎蘇木、當(dāng)歸酒下。食后服。

    治療打跌血滯。腰脅疼痛。

    故紙、茴香各炒。辣桂等分為末。熱酒調(diào)下。

    五神丸治打撲傷損。整骨續(xù)筋。生肌止痛。

    自然銅(半兩火酢淬研細(xì))川椒(去目二錢半炒出汗)當(dāng)歸(半兩洗炒)沒藥(另研)乳香(另研三味各一錢)上為細(xì)末。取青蒿自然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熱酒調(diào)下。

    當(dāng)歸散治打撲傷損。

    當(dāng)歸沒藥(各一兩)芍藥木香川白芷川烏(各半兩)川芎生地黃(各三錢)郁金(二錢)上為末??招木普{(diào)服。每服二錢。如不愈。加川牛膝、紅花、蘇木半兩。調(diào)服。

    又方

    以晚蠶砂生用。細(xì)末糝勻。綿裹之。隨手瘡愈血止。

    治傷損打撲傷筋骨。

    以猢猻姜即骨碎補石上生者補損。樟樹上生者通氣。治風(fēng)損各用一半。研爛取汁。以酒煎?;蛘{(diào)服留滓敷傷處。制法去皮毛。切片微炒。常用煮酒。內(nèi)七日后服之。

    治打撲傷損得三五日。水食不入口者。

    用生豬肉二大錢??谥薪罓€。或用刀打爛。卻以溫水洗去血水。又再擂爛。用陰陽湯打和。卻用半錢多入碗中。以雞毛送入喉內(nèi)。開口以陰陽湯送下之。其食蟲聞此肉香。竇開瘀血。尋上貪食。胸中自然開解。卻用通藥。此損血凝聚心間。其蟲食血飽。病患心膈悶。他物蟲不來探。故用此治法。

    治諸傷損。

    生獨活(一兩)草烏(二錢)南星(半兩)紫荊皮黃橙葉(又名木葛葉能散血)上此五味。倍用不拘。等分細(xì)末。如打傷處有紫赤色血。未破可加良姜、山桂皮、自然生姜汁調(diào)貼。無姜水亦可。若紫黑色已退。除姜、桂、姜汁。卻用后藥煎湯泡洗。上用前藥。以蔥汁、茶清調(diào)。放溫貼。或有用酒麩調(diào)藥。不用姜。疼痛即除。仍吃藥消之。若傷跌磕骨疼痛。

    仍前姜、桂坐熱貼之。藥氣透骨。痛即止。

    治打撲傷損?;蚬钦壅?。

    糞土邊尋小黃蝦蟆。如指頭大者七枚。于砂鍋內(nèi)研細(xì)。入生姜自然汁。再研如泥。用酒調(diào)作一服下。屢用有效。趙恬夫官常德。曾用此療折足者。月余能行。

    治撲傷痛歌。

    半兩青銅火里飛卻將醋淬最為奇更添乳沒并香麝能接殘生續(xù)斷肢上五銖錢大者十文。諸藥各一兩。小者廿文。諸藥各半兩。研細(xì)。每服一錢??招臏鼐普{(diào)下。以食壓之。妻侄方恂所傳。大有奇效。

    蘇木酒

    (出圣濟(jì)總錄)

    治被打傷損。因瘡中風(fēng)。

    用蘇木捶令爛研二兩。酒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空心、午時、夜臥一服。

    蠶子酒

    (出圣濟(jì)總錄)

    治被打傷損。因瘡中風(fēng)。

    用蠶子不拘多少。將刀子于紙上。量事刮取約一錢。切細(xì)研。暖酒三合至五合調(diào)服。如人行里許。更一服。

    熟大黃湯治打撲腰痛。惡血蓄瘀。痛不可忍。

    大黃生姜(各切如豆大各半兩)上同炒令焦黃。以水一大盞。浸一宿。五更去滓。

    頓服。天明所下如雞肝。即惡物也。

    活血丹

    (出永類鈐方)

    治打撲傷。折骨碎筋。瘀血腫痛煩悶。風(fēng)痰癱瘓頑

    痹。婦人血風(fēng)。產(chǎn)后敗血浮腫。血氣痛。勞發(fā)四肢酸痛。孕婦勿服。

    青桑皮(一斤好醋殺火大栗間焙干)骨碎補(制焙)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赤、白芍藥(兼焙)牛膝(洗焙)川烏(炮)雄黑豆(各一兩六錢)自然銅(醋淬)木鱉子肉(切和面炒赤各八分)凈細(xì)辛(一兩焙)沒藥(四錢)乳香(六錢并另研)白膠香(三錢)血竭(六錢)上為末。糯米粉醋煮丸。杵千下。集手丸。緩則發(fā)裂。大丸重六錢。中丸三錢。

    濕后干以柳膠搽手上。將兩三丸柳膠為衣收用。每服半丸。無灰酒磨化。漸煎三五沸。溫服無時。以紗葛袋收掛凈處。經(jīng)久不壞。

    治傷損皮肉破。及刀傷。

    急用未經(jīng)水蔥白細(xì)切。炒極熱裹傷處。血止痛定。或用晚蠶砂為末。和鍛石罨傷處。住痛止血合口。

    通靈黃膏

    (出楊氏家藏方)

    治打撲傷損。驢傷馬墜。癰疽瘰。鬼箭骨疽。

    漏瘡軟癤眉發(fā)。背腳膝生瘡。遠(yuǎn)年惡瘡瘡。纏喉風(fēng)。五般痔。漏耳。鼻內(nèi)生瘡。牙疼

    等疾。須是臘前七日浸藥。于臘日合。

    木香當(dāng)歸(洗焙)金毛狗脊(去毛)防風(fēng)白芨白蘞香白芷白術(shù)乳香(另研)松脂(另研)楓脂(另研)杏仁(去皮尖雙仁另研各一兩)上件除乳香、楓香、松脂外。各焙干細(xì)銼。用清油三斤。煉熱放冷浸藥。于銀器屬性武火養(yǎng)三日。勿令大沸??謸p藥力。常似魚眼。候香白芷黃為度。濾過。別入凈鍋內(nèi)。入黃臘八兩。細(xì)羅黃丹二兩。次入另研者楓香、乳香。用槐柳枝子不住手?jǐn)?。再上慢火熬。少時候凝膏成。每先用膏藥半分。蛤粉為衣。

    溫酒送下。次用藥摩病處。如損者以竹夾夾直。用藥摩之?;己砝p風(fēng)服藥不下者。先用藥于喉外摩之。候喉內(nèi)寬。然后服之。牙疼齒浮出血者。以藥傾齒縫內(nèi)。如有清水出吐之。耳內(nèi)停風(fēng)氣。疼痛作聲。紙捻住藥在耳內(nèi)。

    續(xù)骨膏

    (出朱氏集驗方)

    治打撲傷損骨折。

    黃柏半夏桂上為末。生姜自然汁調(diào)涂痛處。其功全在生姜。如藥干。頻用生姜汁為佳。

    治諸損丸子藥健筋骨。生氣血。養(yǎng)百脈。疏風(fēng)順氣。升降陰陽。虛弱常宜。

    (出永類鈐方)川牛膝宣瓜天麻蓯蓉當(dāng)歸川斷續(xù)(酒浸焙)何首烏(酒蒸)杜烏藥白芷五加皮(酒浸)狗脊(制)淮烏(姜酒炒)骨碎補(去毛酒浸炒)川獨活(一兩凈)大川烏附子(各一兩火炮)乳香沒藥(另研)嫩茸酥(炙)自然銅(醋淬)川芎(各一兩)菟絲子(凈淘酒蒸)杜仲(凈姜炒)蒼術(shù)(半生半熟上三味各四兩)全蝎(半兩)破故紙(三兩酒浸用)虎骨(酥炙)北五葉葳靈仙(水洗酒浸)京芍藥穿山甲蚌粉(炒)茴香(炒凈)細(xì)辛龜板(酥炙各一兩半)上為細(xì)末。酒糊丸。常服即補下元藥。破傷水方。糯米生用三之二。甘草末生用三之一。砂糖調(diào)搽腫處。先自腫赤盡處搽趕至瘡口。水自瘡口出。即安。

    治諸傷至重。但不透膜者。

    (出永類鈐方)以海味中咸白螵。揀大片色白有紅絲者。成片鋪在傷處。以綿扎之血即止。如膏脂出。

    不損內(nèi)膜者。即去患人頭心發(fā)。不令患人知。以熱熨斗于頂上熨。膏脂自入。以桑白皮綿縫合。用給草木臘葉、磁石為末。干糝之即合。

    應(yīng)痛乳香丸

    (出永類鈐方)

    治諸損。

    乳香沒藥信朱(另研各半兩)白膠香(一兩同乳香研)草烏(制四錢)石楠藤(二兩)骨碎補(炒去毛)桔梗白芍藥(各二兩)熟干地黃(一兩)川烏(二錢)荊芥穗(一兩)暗松節(jié)(燒過存性一兩)上為細(xì)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煨蔥或松節(jié)酒下。

    治損折傷等疾。

    (出朱氏集驗方)自然銅(醋淬)木鱉(去油)草烏川烏上四味為末。以醋煮面糊為膏。涂患處。

    時更易。痛甚以火熨之。

    治打撲腕折。

    用煮汁服之。甚效。

    治折撲及閃磕著。疼不可忍。

    取無名異一味為末。用二錢。溫酒調(diào)下。極妙。一說辨無名異用磨盞口。注水彌滿。

    不溢出者真。

    治一切打撲。及杖癰疼痛。

    用敗龜為末。打糯米糊貼之。

    治磕撲損骨節(jié)。疼痛不可忍。

    用大鯽魚一個。去腸肚煨熟。入生姜一小塊。同研。罨損處。有殊效。

    治磕撲傷損。肌膚青腫。

    用茄子老黃者一個。切作片如指濃。新瓦上焙干為末。欲臥時酒服二錢。能一夜消盡。

    無痕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