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總論

    作者: 朱梓

    瘰之名。巢氏病源載三十六種。千金圣惠所論瘰九。有風毒、氣毒、熱毒之異。

    瘰結(jié)核寒熱之殊。其本皆由恚怒氣逆。憂思過甚。風熱邪氣。內(nèi)傳于肝。蓋怒傷肝。肝主筋故令蓄結(jié)而腫。其病多生于頸項之間。結(jié)聚成核。初如豆粒。后若梅李核。累累相連。大小無定。初覺憎寒壯熱。咽項強痛。腫結(jié)不消者。當便服五香連翹湯、牡蠣大黃湯。疏下三兩行。于上貼十香膏、烏犀膏。及用淋腫湯、潰毒湯。時復淋。如此救療。即得消散。

    若未消散??煞?nèi)消丸?;蛟砬v丸之類。漸以求瘥。若腫結(jié)極硬。荏苒日月。不能內(nèi)消者。

    久必成膿。若腫而稍軟。其人面色萎黃。皮膚壯熱上蒸。膿已成也??梢葬槢Q核中。令其潰散。則易愈也。治法如瘡法。于瘡口中用追毒蝕肉錠子之于上。用烏犀十香膏貼之。及托里之劑和之。經(jīng)久不瘥?;蛴鴱桶l(fā)。或自別穴膿水透出。流津不止。肌體羸瘦者。變成九痿。內(nèi)經(jīng)曰。陷脈為痿。留連肉腠。即此病也??捎盟怙炞泳闹?。然后瘡口只用紫金散、翠霞散等于上。任貼膏藥求瘥。其將護慎治療用法。無造次焉。凡人少小以來。動輒蓄怒?;驊n思驚恐。抑郁不伸。多致結(jié)核于項。日積月累。風毒熱氣聚焉。于是腫濕開瘡。起復無已。

    甚則牽連至于腋下。自腋下而蔓衍心胸。殆無及矣。發(fā)熱憎寒。煩渴盜汗?;蚝疅嵬鶃??;虿煌?。其外證治法無他。大抵以地膽、斑蝥為主。蓋瘰之毒。莫不有根。地膽、斑蝥。治療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蛉绶燮?。如塊血。如爛肉。皆其驗耳。但病根之行小便。

    小便亦必澀痛。當以木通、滑石輩導之。然是痛必從小便出者何哉。諸痛癢瘡。蓋屬于心。

    其或流行于小便就快也。人有此患。不惟懲忿寡欲。謹護燥濕風寒。其余飲食百味。一切戒之。然投方匕之劑。當以責效焉。日飯蔬食而已。結(jié)核在耳后?;蛟诙啊;蛟诙?。連及頤頷。或在頸下。連缺盆。皆謂之瘰。或在胸極胸之側(cè)?;蛟趦擅{。皆謂之馬刀。手足少陽主之。九頭腫瘰痛瘰及胸脅之間?;蛴携忦?。腫核不消。及膿水不止??蓽纣}一二兩。

    炒過。以長流水一大碗煎之。放溫。作三五次頓服之訖。良久于咽喉中以釵股引吐之。去冷痰三二升。通和血脈。內(nèi)經(jīng)曰。咸味涌泄為陰。銅人記少陽起于目銳。行耳后。下脅肋。

    過闌門。瘰結(jié)核。馬刀挾癭。足少陽膽經(jīng)。多氣少血之病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